近期,常有熟悉《一葉知秋》校本課程的朋友詢問關于課程的具體情況,不便一一回復。今在此,我梳理一下朋友們想要了解十二個問題。或許,朋友們能通過“十二問 ”,對《一葉知秋》進行“一葉知秋” 吧。
謝謝喜歡《一葉知秋》的朋友們的關注和關愛。
鄒城市鳧山小學 周廣玲 2021年8月7日
一、何為“一葉知秋”校本課程
“一葉知秋”是我們鳧山小學的校本課程。課程名稱來源于“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課程素材是葉子,課程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課程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根據(jù)葉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課程內容分為四個基本模塊:春季,“嫩芽含苞”;夏季,“綠意盎然”;秋季,“翩翩黃葉”;冬季,“落葉歸根”。通過課程學習,引領學生通過觀察一片葉子,而喜歡上一片葉子,通過喜歡一片葉子,而喜歡一棵樹,通過喜歡一棵樹而喜歡一片森林,通過喜歡一片森林而喜歡整個大自然,通過喜歡大自然而珍愛生命。
二、 “一葉知秋”課程的原初目標
說起開發(fā)設計“一葉知秋”的目的我覺得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一是“責任”,二是“興趣”。
2015年我們學校成立了課程中心,我負責校本課程開發(fā)與設計工作,我覺得我有責任先走一步,獨立開發(fā)課程,探索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經(jīng)驗,引領更多的教師走進校本課程,開發(fā)各種校本課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二是興趣,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素材,我喜歡自然,學生也喜歡自然。在大自然中觀察葉子,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是非常開心的事情。
三、“一葉知秋”和“科學學科”有的關系
“一葉知秋”是科學學科的拓展。青島版四年級教材中有關于“植物的葉”的教學,但是教材
只是涉及到植物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在2015開始設計是這樣的,當然,現(xiàn)在從一年級起點的科學上已經(jīng)涉及到觀察葉子的顏色等內容了,我很高興我的設計領先于國家課程對這部分內容的安排)。其實,關于葉子的內容還有很多,比如葉子形狀、顏色、大小等等。于是想到跟蹤觀察葉子的一生,開始設計“一葉知秋”課程。
四、“一葉知秋”課程體系情況
系統(tǒng)化了的活動就是課程。目前,“一葉知秋”已經(jīng)形成了由《課程綱要》《課程素材》《課程實施建議》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資源體系。有五個單元,32課時。已經(jīng)能夠滿足學生一年學習需要。
五、在“一葉知秋”科學開發(fā)與建設過程中的方法
以課題為抓手,以“一葉知秋”為案例,探索出了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一些策略。比如“開發(fā)與實踐同行”“社團活動校本化”等策略得到同行認可。
六、 “一葉知秋”課程展望
一是繼續(xù)實踐與完善。增加拓展性資源。嘗試把“葉子”和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鏈接。開發(fā)《長在古詩里的葉》《開在古詩里的花》等素材。同時打算把“葉子”和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鏈接,比如葉子的藥用價值等等;嘗試把“葉”與傳統(tǒng)美食鏈接,比如“舌尖上葉子”等等。另外,還可以開發(fā)葉子的文化產品。比如葉貼畫、葉子書簽、葉脈畫等等。我們已經(jīng)做了初步的嘗試。
二是挖掘“一葉知秋”課程文化。一片葉子成就一門課程, 那么一門課程能否成就一所學校呢?我們可以從葉子內涵中的特征“綠”,挖掘學?!熬G色”文化。比如“綠色管理”“綠色教學”“綠色學習”等等。
七、在實施中的困惑和不足
由于“校本課程”缺乏規(guī)范的評價,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這樣客觀上影響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另外,“一葉知秋”其實屬于實踐性課外觀察活動,各種安全因素的考慮,以及周圍葉子資源的單一也為課程的推廣造成一定的阻礙。
八、“一葉知秋”課程開發(fā)設計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作用
校本課程研發(fā)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作用,通過我自身的體會,就是起到了“杠桿”的作用。一片葉子就是一個杠桿,它把我從“課程實施者”的一端,撬到了“課程設計者”的高度。
現(xiàn)在,我覺得能真正實現(xiàn)“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了?!蔽夷軌蛘驹谏慕嵌瓤唇逃?,能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學,當然更能站在教學的角度看科學教學、數(shù)學教學以及校本課程的實施。
九、“一葉知秋”課程開發(fā)設計對其他教師有什么影響?
“一葉知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設計成功,其實給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專業(yè)成長的模板。就看老師們喜歡不喜歡這個模板了。
十、“一葉知秋”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和價值
“一葉知秋”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和價值用一句話很難概括,學生喜歡觀察葉子,在觀察葉子的過程中時時會發(fā)現(xiàn)驚喜!處處會體驗到觀察發(fā)現(xiàn)的快樂!這就是這門課程的價值。當然,如果說和具體學習有什么關系,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興趣,提高得了觀察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從學生寫的觀察隨筆中可以看到。
十一、“一葉知秋”課程實施的時間和學生來源
我們學校實施了大小課時,每周四的下午第三節(jié)課和大課間是社團活動時間。學生都是自愿報名選擇,實行“走班教學。
學生很喜歡這門課程,這門課程的實施周期是一年。有的學生跟著學了一年,不想退,又跟著學了一年。這樣,逼著我也不斷創(chuàng)編一些新的內容。
十二、古詩與“一葉知秋”如何融合
唐朝楊巨源《城東早春》里有一句詩是“綠柳才黃半未勻?!比绻娙藳]有對早春柳條的觀察,怎么這么精妙地描述出柳樹芽苞剛剛泛綠又有點黃的顏色!學生觀察了嫩芽就理解了這句詩。所以,古詩和“一葉知秋”融合。讓“一葉知秋課程”更有詩意?!耙蝗~知秋”的對葉的觀察也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意境之美。同時,學生跟隨季節(jié)觀察了葉子一生的變化,也會理解宋朝理學家程顥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吧。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