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這么紅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張國榮離開我們已經(jīng)整整17年了。
17年來,每到4月1日,總有無數(shù)人追思他的逝去。
追思者眾,可真正了解他的人,卻少之又少。
他離開的這17年,正是網(wǎng)絡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網(wǎng)絡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知音”式故事,過多的信息反而成為一種干擾,令很多后來者在各種聲音中迷失,一味地追思著那個自己想象中的人。
很多人都對他有誤解。
?第一大誤解,是性向。他是同性戀嗎?
不,他是雙性戀。
異性戀是只能與異性相戀的人,同性戀是只能與同性相戀的人,而雙性戀,對同性和異性都可產(chǎn)生愛戀。
與張國榮共事過的志摩千歲,曾寫過一本回憶錄式的手記《張國榮的時光》,記錄了自己與他的一些交流對話,其中有一段,便涉及到性向的探討。
張國榮直言:我不是Gay,只要我喜歡,同性異性都可以。
他的初戀,是13歲的時候,上學期間認識的一個身材苗條、擅長運動的女生。
后來,也陸陸續(xù)續(xù)與毛舜筠、雪梨等人交往過,甚至一度曾向毛舜筠求過婚。
而他與唐鶴德,雙方家庭在香港都屬于較有知名度的,小時候或許見過,但是直到1982年才算真正相識,彼時雙方都各自有女友。
在與女友分手之后,因為外界過多的關注與干擾,兩人經(jīng)歷過地下戀、分手又復合,到1989年,張國榮告別歌壇,打算與唐鶴德共同移居加拿大,可很快又發(fā)現(xiàn)自己放不下工作,于是又回到香港,隨后,唐鶴德也回到香港陪伴他。
1994年,張國榮與袁詠儀合作過一部電影,叫做《金枝玉葉》。
那個時候,他剛拍完《霸王別姬》,電影里的程蝶衣一度懵懵懂懂分不清自己是女嬌娥還是男兒郎,或許,戲外的他對于和唐鶴德之間的感情,也猶不知何去何從。
《金枝玉葉》里,袁詠儀一頭短發(fā),女扮男裝成為唱片公司的新人,令作為音樂人的男主角顧家明,一度以為自己喜歡上了男人,于是到最后,有了那句經(jīng)典臺詞:“男也好,女也好,我只知道我中意你。”
或許,這也正是張國榮本人的態(tài)度,對于愛情,他首要考慮的是“愛”,其次才是“性別”。
1995年,兩人被拍到;一年之后,在“跨越97”演唱會上,張國榮公開了與唐鶴德的關系,從此他們度過了一段很美好的時光。
自然會有很多人看待他們的目光不一樣,可張國榮向來都是按照自己方式行事、并不理會不相干的人的想法。
2001年接受《時代周刊》的采訪時,張國榮公開表示:說我是雙性戀者(Bisexual)會比較貼切。
而我一直相信,他之所以能成為一位留下如此多經(jīng)典作品的演員、歌手,與他在性別認知上的可男可女、包容性極強密不可分,他身上既有雄性的一面,可以比絕大多數(shù)男性都更風度翩翩,同時亦能模糊掉男性特質(zhì)、以女性裝扮出現(xiàn),去探索女性之美。
正如他本人曾說過的:我認為好的演員是千變?nèi)f化的,雌雄同體的。
第二大誤解,是抑郁癥。不錯,17年前的今天,他之所以選擇離開,是因為患上了抑郁癥。
可很多人對抑郁癥本身就有誤解,尤其是在今天,抑郁癥似乎成為娛樂圈乃至現(xiàn)代社會第一大“流行病”,不少明星都曾表示因為壓力過大而有抑郁癥,甚至在很多時候,抑郁癥仿佛成為“免死金牌”,患有抑郁癥的人可以隨意發(fā)泄,而旁人不敢反駁,因為一不小心,他們可能會自殺。
但抑郁癥有兩種,一種是由于生理上的內(nèi)分泌等問題導致的“內(nèi)源性”,另一種則是因為外部因素導致的“外源性”。
今天大部分人認知的,都是后者,也就是因為生活中各種壓力太大而導致抑郁。
但張國榮患的,是前者。
在演戲方面,他入戲快但出戲也快,不至于沉迷角色人戲不分。
他本人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對于各種壓力,他大都一笑置之,就像他在《我》里唱的: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外界雖然有壓力,但都不是導致他患上抑郁癥甚至輕生的根由,尤其是在他與唐鶴德的關系已經(jīng)相當穩(wěn)定之后。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他患有胃病,產(chǎn)生了如胃酸倒流等不適反應,進而導致大腦分泌紊亂,從生理上無法再感知快樂。
而實際上,在最后的時光里,他身體上正在經(jīng)受著許多病痛的折磨,除去發(fā)病時極度疼痛的重度抑郁癥之外,當時胃酸倒流癥狀反復,灼傷了嗓子,抗抑郁的藥物亦有頭痛暈眩等副作用,長期失眠導致的精神狀態(tài)不穩(wěn)定等等。?
他意志力已經(jīng)算很強大,與病魔對抗了一年,也試圖自殺過、也在朋友面前提到過自殺的話題,或許,在極度痛苦的狀態(tài)下,死亡已是一種解脫。
之所以會給大眾帶來誤解,或許是因為那封傳說中的遺書:
Depression(注:抑郁癥),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
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先生,多謝家人,多謝肥姐。
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
很多人認為那句“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這樣”,是在控訴那些攻擊他的人,表達對人世的失望;可在我看來,那更多的是他在控訴上天不公,在表達對人世的不舍。
17年了,還是有那么多人在懷念他,可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是真情實感懷念那個真實的他。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acbookprostickers.com/xintu/1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