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界發(fā)現貸款中介推廣引流,疫情期間貸款中介推廣引流,線下獲客衍生出一種新型獲客模式——通過朋友圈、抖音、西瓜視頻等進行廣告投放,用戶點擊后,將其引流到線下中介公司,再由中介公司推薦相應貸款產品。
在此之前,包括興業(yè)消金、哈銀消金等在內的持牌機構,都是與線下中介合作,推廣其大額貸款業(yè)務。
業(yè)內人士表示,這種獲客模式是個“不錯的創(chuàng)新”。然而在這背后,也暗含著政策風險。
通過朋友圈獲客,中介收取1-2%“審核費”
近日,消金界在微信朋友圈發(fā)現了不少大額貸款的廣告。
比如,在一則“光大國信”的貸款廣告中,點擊發(fā)現,公司運營主體為“黑龍江龍商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商小貸”),平臺可提供最高額度50萬元的大額貸款。
根據企查查信息,龍商小貸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冊資本1億元,公司實際控制人與最終受益人王洪麗;大股東哈爾濱雅東投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8%。
除了大股東之外,其他三大股東均有股權凍結或被執(zhí)行信息。
公開信息顯示,龍商小貸于2017年取得黑龍江省金融辦審批的網絡小額貸款業(yè)務相應執(zhí)照及資質。
依靠這塊牌照,龍商小貸便做起了“牌照掛靠”的生意。
在具體的操作上,龍商小貸通過朋友圈等平臺投放廣告,為線下中介公司進行導流,再由中介公司為客戶推薦適合的產品。
比如,消金界在填寫相關姓名和電話信息之后,立刻有中介公司電話回訪、資料審批,并推薦相應的貸款產品、邀約進行上門面談。
某中介向消金界表示,他們和銀行“聯合辦公”,并要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繳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同時要向客戶收取1-2%的“審核費”或“服務費”。
消金界發(fā)現,除了牌照掛靠之外,龍商小貸還提供包括信貸系統(tǒng)/貸超系統(tǒng)輸出、三方數據、央行征信、三方支付、司法仲裁、不良資產處置等一條龍服務。
也就是說,除了自己不經營放貸業(yè)務,公司業(yè)務范圍涵蓋貸前、貸中、貸后等整個生態(tài)鏈。
這或許是受“借唄+”的運營模式的啟發(fā)——此前媒體報道,支付寶針對部分借唄用戶開通了借唄+服務,在廣州、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提供最長期限24個月、最高額度30萬元的線下大額貸款,放款方為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用戶需要線下面簽。
而在朋友圈的大額貸款廣告中,本身龍商小貸這類平臺就充當了助貸角色,再通過中介公司推薦貸款產品,無形之中又多了一道風險。
抖音轉化率4%,背后暗含政策風險
疫情之下,小貸公司利潤下滑。
此前新京報梳理發(fā)現,2020年第一季度,新三板27家小貸公司中,有18家小貸公司期間凈利潤出現下滑,占比達66.67%。
對于不少沒有實際業(yè)務的小貸公司來說,通道業(yè)務已經成為唯一的出路。
對于一些并不具備貸款資質的中介公司,掛靠到持有牌照的公司,并按照放款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對方通道費。如果小貸公司提供純導流服務,則一次性收費X萬元(想知道具體金額,請關注“消金界”,后臺回復“牌照掛靠”)。
消金界發(fā)現,龍商小貸、寶升小貸等平臺都在提供類似服務。
除了微信朋友圈,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也被這些貸款廣告所攻占。
一位負責抖音廣告投放的人士向消金界表示,大額貸款在頭條的投放量非常大,轉化率已達到4%。相較而言,小額貸款的平均轉化率在6%左右。
然而,這一模式的背后卻隱藏著政策風險。
事實上,“牌照掛靠”的買賣一直游走在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來自小貸協會的人士向消金界表示,近期監(jiān)管正在嚴查小貸公司牌照掛靠業(yè)務。
這其中最大的風險,就來自于助貸機構的資質風險。
首先,不管是微信朋友圈還是抖音投放廣告,都對貸款類廣告做出了明確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小額貸款許可證。
監(jiān)管政策也一直在收緊。早在2019年7月,消金界曾獨家報道,多家支付機構接相關監(jiān)管部門通知,全國范圍整頓支付市場,要求其禁止為無證從事互聯網小貸業(yè)務以及非法交易平臺提供支付通道。
2019年10月21日,我國開始實施《關于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將非法放貸行為定性為非法經營罪,沒有放款資質或借小額貸款公司通道放款,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和套路貸。
此外,中介公司幫助客戶包裝資料的現象也時有發(fā)生。
消金界發(fā)現,早在2014年,孫某就以采購原材料的名義在興業(yè)銀行貸款3600萬元,并與龍商小貸簽訂了貸款居間合同,龍商小貸接受委托、為孫某辦理貸款事宜,最終收取了總貸款額的3%、108萬元的居間服務費。
然而,孫某的貸款卻發(fā)生了逾期。事實證明,他所提供的貸款材料系虛假的,其貸款資金未用于購買原材料,而是用于償還小額貸款公司的欠款。
除了包裝資料,中介公司違規(guī)收取服務費、砍頭息,早就使不少持牌機構吃了虧。比如,前述中介公司收取1-2%的服務費,就存在違規(guī)嫌疑。
另一方面,“牌照掛靠”的風險來自于走賬風險。
消金界發(fā)現,在實際操作中,小貸公司通過“債轉模式”來進行運作。小貸機構放款成功后,生成債轉協議及債權轉讓通知書,由資管公司進行債權回收。
一般說來,如果小貸公司提供純導流服務,由資方和客戶簽合同,則屬于正常走帳;一旦小貸公司和金融機構聯合貸款,背后的資金流規(guī)劃就成了重點關注的問題,不管是客戶直接付還是通過資方再分賬,都存在一定的監(jiān)管風險。
當下與線上獲客相比,線下大額貸款面臨更嚴重的流量見頂危機。此前哈銀消金曾推出貸款“拼團打折”;招聯、杭銀消金等持牌機構也在學習信用卡模式,通過贈送利率優(yōu)惠券、現金等方式,激勵客戶轉介紹。
業(yè)內人士表示,通過朋友圈、抖音等線上渠道進行線下引流,是個不錯的創(chuàng)新。但是與此同時,牌照掛靠背后的風險,也值得業(yè)內人士注意。
免責聲明:本人發(fā)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人立場無關。本人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人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我們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知,我們核實后,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