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是河南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也是最廣為人知的河南方言詞。
尤其是在鄭州,“一個來了都說中的地方”,外地人來鄭州學的第一句河南話,就是“中!”
前幾天,熱搜上有個話題#河南人一半說中,一半說管#。
我挺納悶,點進去,三觀差點被震碎:
不僅僅有一半河南人不說“中”,而且說的那是五花八門,管、zhan、閑、照???
河南各地網(wǎng)友們不止在評論區(qū)發(fā)揚各自的方言文化,科普#關(guān)于“中”的一百種變形,還有同一個縣的人“吵”起來了,說法不一,互不承認。
都說河南一鏟下去全是祖先,祖先們留下來的河南話,咱今天也來好好掰扯掰扯。
河南人,一半不“中”
中,不只是河南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背后還藏著豐富的內(nèi)涵。
中,從地理上,代表了河南所處的位置,九州中心、天地之中,四大金線穿過的中國祖地。
中,體現(xiàn)了建筑的對稱美、平衡美,河南考古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對稱出現(xiàn)的。
△距今5000多年的鄭州大河村遺址出土的彩陶雙連壺 圖源:大河報
挖掘的遺址建筑,也體現(xiàn)了中軸線概念,比如二里頭遺址,有中國最早的中軸線規(guī)劃的大型宮室建筑群。
再比如雙槐樹遺址,呈現(xiàn)出明顯的中軸線概念,并運用到都邑性大型聚落建筑里。
△雙槐樹遺址功能布局圖。紅線為設(shè)想的中軸線 圖源:大河報
中,也是河南人性格中最重要的特征,不偏不倚、不爭不搶,低調(diào)、謙和。
中的含義,在《河南省志·方言志》中是這么說的:
中,除了表方位外,還表示“行,可以,好”等,全省通用。
我們口頭最常用的含義就是“行,可以,好”。當然也有說反話的時候(建議不要嘗試):
丸子:領(lǐng)導,我今天心情不好,稿子不寫了。
領(lǐng)導:中,你可真中?。?/p>
有人對河南一百多個縣級行政區(qū)劃單位進行了調(diào)查,畫了一幅地圖,哪些地方更常說“中”,哪些地方更常說“管”。
從地圖上看,大部分地區(qū)說“中”,說“管”的地方主要在東邊的商丘和南邊的信陽。
許昌、開封、漯河說“中”和說“管”的都有。
圖源:大河報
就是這副地圖讓大家吵起來了。
我在群里跟同事們討論了一下,原本平靜如死水的群突然熱鬧了起來。
在商丘
虞城、永城、夏邑人說:我們基本都說“管”。
而寧陵人、梁園區(qū)人說:大部分時間說“管”,偶爾說“中”。
在許昌
除了鄢陵極少數(shù)一部分,哪有說“管”的,都是說“中”。
在平頂山
魯山人說,從來在家沒有聽見一個人說管。葉縣人+1
也有人說:男朋友魯山的,他說中和管都說。
家在平頂山的李大王說,我們院里說東北話的最多......
在信陽,那說法就更多了。
信陽市區(qū)的人說,我們都說“中”,從來沒聽過說“管”。
固始的人有說管的,有說“中”的,有倆都說的,有倆都不說,說“好,行”的,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同一個固始。
另外,光山人說“闊以”,闊以啵?闊以!
信陽還有一些地方說“照不照”,到了h f 不分的朋友那里,就變成了“造不造”。
在南陽,有人習慣說“占”,表示否定的時候說“不占”。
還有時候會說“不占閑”,用到這個詞的時候,多多少少有點鄙視的意思。
我們在群里說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鞏義的同事冒出來一句:
我就不信沒有說“莊”的。
總而言之,五花八門,我瞬間對自己的河南話水平失去了自信。
不過,總的來說,還是說“中”的人會更多一些,信陽、商丘、南陽部分地區(qū)可能受隔壁湖北、安徽的影響,說法上會有些不同。
河南話影響顏值?
我第一個不服
這兩年,河南話上過不少熱搜。
疫情期間,硬核村長廣播里用河南話要求大家不出門,暴躁又講理,讓全國網(wǎng)友圍觀了河南話有多上頭。
2021年,河南衛(wèi)視多次出圈,帶火了傳統(tǒng)文化游,河南方言里的“中”字,還入選了年度旅行關(guān)鍵詞。
還有前兩天上熱搜的“懟”,這個河南話里的萬能詞,沒啥是不能“懟”的。
吃飯:老師兒,懟碗兩摻兒
上班:今天給單位懟一天活兒,使死了
開車:車讓人懟了
累了:希望一覺懟到天亮
每次河南話上熱搜,評論區(qū)里都會炸出好多老鄉(xiāng),河南話10級,也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茨馨l(fā)語音,DNA跟著動了。。。
也有不少人說,河南話影響顏值,再帥再美的姑娘,一開口說河南話,高級感頓時沒了。
連撒嬌說情話都容易出戲:
你是我的小傻瓜
翻譯成河南話就是
恁是俺的小鱉孫!
連前段時間又火了的“林黛玉發(fā)瘋文學”,改成河南話版本以后,更好笑了!
中氣十足、盛氣凌人,感覺林黛玉健康了不少......
幽默歸幽默。其實吧,細細分析起來,河南話“不土”,反而很文雅。
雖然現(xiàn)在的普通話是北京官話,但在古代,自唐以來,歷朝文人墨客都把天地之中“洛陽”一帶的方言當做通行全國的通用語,是“雅言”。
孔子在講學的時候說的也是河南話。不光教學,他在誦讀《詩經(jīng)》、《尚書》和執(zhí)行禮儀的時候說的都是河南話。
放到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詞兒,來頭都不小。
比如說,我們經(jīng)常說的“噫,恁弄啥嘞”,中的“噫”,也是非常有河南色彩的方言詞。
《論語》里說到顏淵死了,孔子感嘆:“噫,天喪予!”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也說: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表達感情是不是很準確。
還有“mer”這個詞(實在是打不出來),咱一般說“咱倆去外面mer游一圈吧”,意思是出去溜一圈的意思。
其實在古代,這個詞寫作“陌上”。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p>
一個陌字,把逛街壓馬路這一件事,說得高級得不得了。
還有,河南話里把“蟋蟀”叫“促促”(cyu cyu),其實就是“促織”的簡稱。
杜甫詩中就有“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這樣的詠物佳句。
所以說,覺得河南話土,不如回去多讀讀《詩經(jīng)》。
河南方言水平大battle
你是幾級?
河南方言,你以為很好懂,但其實博大精深,或許每個字你都認識,但連在一起或許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在河南,有一種不服,叫咋桌;
有一種距離,叫夠不桌;
有一種空蕩,叫某任啥;
有一種土塊,叫坷拉;
有一種游戲,叫藏老某;
有一種聰明,叫能類不輕。
圖源:都市報道
而且,同在河南,各地方言雖然大差不差,但是有那么幾個地方的方言還真是不好懂。
比如安陽林州,隔壁大貓,妥妥的安陽人,但在重重山峰的阻擋下,硬是聽不懂林州話,仿佛“天書”。
林州話很像山西話。當?shù)厝酥v話有許多特點,一是語速快,二是很多以“子”結(jié)尾的詞會改為額或了,比如桌子是桌了,凳子是凳額。
三是林州話比較接地氣,往往以物品的使用方法或發(fā)生過程來命名,比如貓頭鷹,林州話就是“咕咕廟兒”。
信陽新縣方言也很難懂,語速很快,聽起來讓人發(fā)蒙。新縣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地帶,雜糅南北方特色。
來感受下:
類小孩長得麻吉將K爸
這小孩長得超級像他爸
你以為你那是莫斯景至,好貴常白?
你以為你那是什么稀奇的東西,好寶貴?
河南方言就是這么得勁!
具體有多得勁呢?給大家發(fā)一下河南方言等級考試的試卷,不及格的自己反省。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站長刪除。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acbookprostickers.com/xintu/5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