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獎競猜一下這是什么東東:
A、長得像糕點的木頭
B、長得像木頭的糕點
C、橫掃饑餓的某巧克力棒
D、豆豉粑
嗯, 鈍角 三長一短選最短,正確答案不用說了吧
可你能想象,這黑不溜秋的原始形態(tài),竟是……
黃豆。
別驚訝,接下來,請收看神奇食物變形記之《尋味貴陽》。
貴陽,一個被低估的美食圣地。
這里的食材,個個都跟孫悟空一樣會72變。
食物中的魔幻色彩美學讓人移不開眼,搭配上頭的重口味,更令人流連忘返。
咱就說開頭的豆豉粑。
在變成黑不溜秋之前,它就是一抹優(yōu)雅的明亮黃。
黑化的原因嘛,就是“變質”。
人們常說,貴陽天無三日晴。一年大部分時間,貴陽都是雨霧密布,冷暖氣流的頻繁交鋒,讓這里比較潮濕陰冷。
這種天氣下,食物容易腐敗變質。
對于很多食物來說,變質腐敗不是件好事。
但對老馬即將要做的這件事來說,有大大的好處。
將提前煮好的本地黃豆倒入鳶尾草鋪好的溫床,放入濕潤的環(huán)境中。
鳶尾草表層的微生物加速生長,引領黃豆來一場大膽變身。
四天后,鳶尾草枯萎了,黃豆已經(jīng)“黑化”——變成鮮豆豉,粘粘稠稠還能拉絲喲~
但貴陽人對豆豉有更高的期待,并不滿足止步于此。
貴陽人的“煉丹爐”里還有妙招——經(jīng)過6個月緩慢發(fā)酵,豆豉顆粒感逐漸消失,成了一灘有理想的豆泥。
經(jīng)過老馬的百般捶打和磨煉,終于煉成一塊又黑又硬的豆豉粑。
真·打到媽不認
黃豆變成豆豉粑后,便走上了豆生巔峰,做法逐漸洋氣和高大上。
日式高溫炭烤后,磨成豆豉粑粉,便跟和鮑魚喜結連理。
又勾搭上口感極好的雪花牛肉,兩種口味相得益彰。
但讓貴陽人離不開的,還有它更接地氣的吃法——豆豉火鍋、豆豉粑牛肉干鍋、豉汁小龍蝦等。
能統(tǒng)領這么多美味食材,黃豆或成最大贏家。
當然了,這場變形記的主角可不只有黃豆。
有請下一位選手出場——滿身尖刺,看樣子,不太好惹。
這位同樣擁有明亮黃的選手叫刺梨,是常見梨子的遠房親戚,不過維生素C是梨子的500倍。
這么有能耐,難怪脾氣不小。
除了表面扎人的尖刺,果肉中的酸澀,讓人一口酸得打顫。
機智的貴陽人民,自有馴服刺梨的辦法。
卸掉刺梨的武器,再用“糖衣炮彈”將其麻痹,酸澀馬上就變成友好的清甜。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商販們拉著小推車,在貴陽的街道上擺起小攤,為人們帶來秋天第一杯刺梨汁。
而接下來這位,是藏匿在深山密林的絕世高手——一種古老的香料,木姜子。
別看它現(xiàn)在是一身人畜無害的羞澀綠,要是膽敢生吃,會讓你的嘴巴感到灼痛和麻木。
可它誘人的香氣,簡直引人犯罪。
別著急,貴陽人民自有辦法。
首先要給木姜子找到合適的改造搭檔——
把野生斑鳩葉磨爛,加入石灰水,凝結成QQ彈彈的神仙豆腐。
然后將木姜子的汁液擠出,放入它在香料界的其他伙伴,瞬間攻陷食客的大腦。
覺得還不夠過癮?那就來大口吃肉。
木姜子墊底,將一整只雞放入其中,在不斷熬煮當中,木姜子開始變色,并逐漸散發(fā)出獨特而濃厚的香味,慢慢滲透到雞肉當中。
真·連骨頭都不放過啊~
羞澀綠有了,熱情紅也不能缺席。
據(jù)可考的記錄,辣椒是在貴州第一次登上中國人的餐桌。
所以貴州熱情紅的C位代表,辣椒當之無愧。
辣椒變形記的第一步,就是“炕”。
炕過的辣椒口味更加豐富,為原本清新的蔬果香,增添了一絲厚重的木質香。
溫水泡發(fā),給它續(xù)上一個持續(xù)捶打的套餐,讓果膠充分釋放,形成粘稠的質感,這就是貴陽特色之糍粑辣椒的初誕生。
由此,一種萬物皆可辣椒的吃法隨之出現(xiàn)。
宮保雞丁有——雞肉切丁,溫油滑炒,加入靈魂辣椒,是一口氣能吃三碗飯的程度。
還有辣子雞,當?shù)氐拿餍敲朗场?/p>
雞和辣椒雙劍合璧,不停地翻炒,雞塊在辣椒汁水里激情蕩漾,翻云覆雨,注入令人迷醉的香辣氣息。
在辣得嘶哈嘶哈的同時,三碗飯又下肚了。
當然了,除了糍粑辣椒,貴陽辣椒還能繼續(xù)變形進化……
來了來了,糟辣椒它來了。
食鹽和米酒加入調味后,裝入充滿歷史感的壇子里,再放進山腳的洞穴中,讓辣椒慢慢發(fā)酵。
一個多月后,糟辣椒滿血重生。
它可以直接吃,也能成為萬能配料。
在它的襯托下,一切食物都有了靈魂,憑一己之力開創(chuàng)了名副其實的“糟系菜式”。
糟辣回鍋肉、糟辣茄盒、糟辣豬蹄、糟辣黃辣丁……
好了,擦擦你的哈喇子,咱們繼續(xù)下一位,來自純凈白代表,米粉。
參賽選手來自一家看似平平無奇的深巷米粉店。
這家不足50平米的小店,每天要賣出300碗粉,它究竟靠什么鎖住食客的胃?
又是一場華麗變身記。
喀斯塔地貌為主的貴州,地表就像漏斗,蓄水成了頭等難事。
正因如此,人們修筑梯田,引流山泉,最終彩食鮮水稻大面積種植。
而這一粒粒飽滿的稻子,搖身一變,成為我們喜愛的米粉。
光是貴陽,就已經(jīng)匯集了全省數(shù)十種米粉組合。
這個龐大的米粉世界,讓米粉愛好者徹底走不動道。
凱里酸湯粉、安順裹卷、水城羊肉粉、遵義豬肉米皮……
小孩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老貴陽人也有自己的選擇——輕微發(fā)酵后,給米粉本粉注入一絲恰到好處般的酸,入口綿軟,這就是本地特色,酸粉。
在如此內(nèi)卷的米粉界,老周,這家處于深巷米粉小店的老板,自然有拿手絕活。
秘密就在一鍋湯底。
牛肉焯水后,還要反復清洗殘留的血沫,確保湯汁清澈鮮醇,等待熬煮完成,一碗好吃的米粉已經(jīng)完成一大半。
醇香的湯汁和酸粉激烈碰撞后,再搭配纖薄勁道的牛皮,一碗貴陽牛肉粉就做好了。
看似清淡,但一口嗦下去,肉和粉充盈其中,再噘上一口鮮香的湯汁,嘴巴的滿足感瞬間拉滿。
當然,最靈魂的還是嗦粉后的一勺辣椒。
對貴陽人來說,沒辣椒的粉,就跟沒鹽似的無味。
最后,要放大招了——色彩美學的集大成者,火鍋。
火鍋占據(jù)了貴陽飲食的半壁江山,這里可是中國人均享用火鍋頻次最高的城市。
而且據(jù)統(tǒng)計,每年貴陽都有新的火鍋品種出現(xiàn)。
在這兒,萬物皆可火鍋。
任何一種不尋常的“怪”口味,都能在這里找到歸宿。
酸湯火鍋,一口酸辣的肉下去,夠帶勁。
清湯鵝肉火鍋,用鵝肉熬制的湯底,香中帶甜。
鹵湯火鍋,稍微重口一些,把不同肉類鹵制后的濃汁混入高湯,滋味厚重。
就連傳統(tǒng)的菜肴酸菜豆米湯,也被貴陽人改造成了豆米火鍋。
鍋底里花蕓豆的谷物香率先跑出,香氣四溢,清冽的酸菜后來居上。
將食物放入鍋中,細膩的豆沙,為剛燙熟的肉裹上一層絲滑的薄芡。
煮得越久,湯汁越濃稠,此時將一勺靈魂湯汁淋在米飯上……
到底有多靈魂?大概如圖:
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
越尋味越發(fā)覺,貴陽美食就如萬花筒。
雖然受山形地貌所限,卻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同一種食材,有著各種意想不到的打開方式。
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飲食邏輯,為這座在群山中生長的寶藏城市,注入別樣的風味。
對于它,相信來過的人都后悔……
后悔沒早點來??!
今日打工人:王家衛(wèi)生委員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