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但丁情感導師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但丁情感咨詢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能介紹一下但丁和貝雅特麗齊就的事?
《神曲》中的重要出場人物之一,甚至可以說但丁是為了貝雅特麗齊而寫的神曲,在但丁的一生中,她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渡袂分胁粩嗵岬降倪@位圣女,她曾是是但丁的戀人。但丁對她的愛是一種精神上的愛情。傳說在但丁九歲的時候,見到一位小姑娘。小姑娘的名字就叫貝雅特麗齊。他第一次見到貝雅特麗齊,心中就油然地萌發(fā)出一種異樣的情感,一種愛慕之情。后來,但丁在他的詩集《新生》中曾描寫他九歲時見到貝雅特麗齊時的感情:“這個時候,藏在生命中最深處的生命之精靈,開始激烈地顫動起來,就連很微弱的脈搏里也感覺了震動?!?然而詩人對這位女子的愛并非是世俗的愛,而是一種純粹的精神上的,就像基督徒對圣母的虔誠的愛一樣。這種愛陶冶他的情操,洗滌他的靈魂,使他的心智得到一種升華。這是一種偉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使他變得更純潔,更高尚。八年以后,但丁又一次在佛羅倫薩街頭(具體說是在阿爾諾河的一座橋邊)見到了貝雅特麗齊。他的心再次劇烈地跳動,感情再次受到猛烈地沖擊。關(guān)于這一次相見,有很多畫作留傳至今。但丁第二次見到貝雅特麗齊時。她穿著淺色的長裙,深褐色的襯衣,手上拿著一枝美麗的玫瑰花。但丁驚呆了,不知怎樣開口,她給他留下了一種震撼心靈的印象。后來,貝雅特麗齊嫁了人,沒過多久,在1209年就去世了。但丁感到非常悲哀,他把自己對貝雅特麗齊表示懷念的詩歌和散文串聯(lián)起來,寫了一部散文和抒情詩相揉合的作品——《新生》。在以后的很長時間里,但丁不能靜下心來讀書和寫作,就像詩人自己在《神曲——地獄篇》第二章中通過盧齊亞之口說出的那樣:“上帝的真正的贊美者貝雅特麗齊呀,你為什么不去救助那個那樣愛你,由于你而離開了凡庸的人群的人哪?……”但后來他終于明白,這樣下去他只會更消沉,沉迷于對貝雅特麗齊的悲哀之中,這是和他對貝雅特麗齊的愛不相稱的。他感到要振作起來,決定開始認真寫作。他要從感情的世界跳躍到哲學的世界,他要去探索人性完善的道路,去探索意大利在政治上,道德上復興的道路。他要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成果作為禮物奉獻給他鐘愛的貝雅特麗齊。于是他開始寫作《神曲》。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對貝雅特麗齊的真摯崇高的愛情,他是不可能寫出《神曲》的。貝雅特麗齊對但丁一生的作用是無可估量的,也正因為如此,但丁游歷地獄。煉獄時,有一位古羅馬的詩人維吉爾作向?qū)?。但丁尊稱他為自己的導師,智慧的海洋。維吉爾引導但丁游覽了地獄和煉獄,而在到達天堂的第一重天時便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接下來的指引者就換成了委托維吉爾救助但丁的貝雅特麗齊。通過《神曲》這樣的安排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詩人在哲學的引導下憑借理性認識罪惡,悔過自新成為一個全新的人,又通過信仰的途徑和神學的啟發(fā)認識真理,達到潔凈自身的境界的過程。同時也可以從側(cè)面感覺到貝雅特麗齊對但丁一生的影響。
作為貝雅特麗齊本人來說,也許她跟本就不知道但丁對她的愛有多么深沉。因為前面已經(jīng)說過,但丁對她的愛,是一種純精神上的,相當于柏拉圖式的愛情。而在《神曲》中,貝雅特麗齊在但丁的描述下成為了上帝派來的使者。對但丁來說,她就是一位真正的天使。間接的來看,貝雅特麗齊在但丁心中的地位甚至比荷馬,維吉爾等詩圣都要高。因為當?shù) 懊允г谌松闹新贰睍r,是維吉爾來拯救的他。而維吉爾又說他是遵從了貝雅特麗齊的意愿來引導他的,可以說在《神曲》里,貝雅特麗齊的地位僅次于那位“三位一體者”了。
但丁是誰 和地獄有什么聯(lián)系
阿利蓋利·但?。ㄒ獯罄Z: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13世紀末,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前夜佛羅倫薩誕生了位偉大的男性詩人,這就是被恩格斯譽為 “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阿利蓋利·但丁(1265—1321)。意大利詩人,現(xiàn)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jié)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簡介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yīng)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xù)弦,后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但丁一生著作甚豐,其中最有價值的無疑是《神曲》。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與地獄、煉獄及天國中各種著名人物的對話,反映出中古文化領(lǐng)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問題,帶有“百科全書”性質(zhì),從中也可隱約窺見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曙光。在這部長達一萬四千余行的史詩中,但丁堅決反對中世紀的蒙昧主義,表達了執(zhí)著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對歐洲后世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除《神曲》外,但丁還寫了《新生》、《論俗語》、《饗宴》及《詩集》等著作?!缎律分邪ㄈ皇资闱樵姡饕惆l(fā)對貝亞特麗契的眷戀之情,質(zhì)樸清麗,優(yōu)美動人,在“溫柔的新體”這一詩派的詩歌中,它達到了最高的成就。
[編輯本段]生平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里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zhàn)爭,20歲時結(jié)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有3子1女存活。
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quán)后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借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于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并被選為最高權(quán)利機關(guān)執(zhí)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他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diào)節(jié)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jié)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后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并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xiāng)。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quán),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并于頭上撒灰,頸下掛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么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面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xiāng)愁,并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鄉(xiāng),在意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意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xiàn)代意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chǔ)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意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意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之所以稱但丁是“新時期的第一位詩人,舊時期的最后一位詩人”的原因:但丁生活在14世紀的意大利(但是當時的意大利還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是由很多小邦國、公國、候國還有教皇國等組成的),那個時候還是中世紀(所謂中世紀就是指的歐洲從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后的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的萌芽),意大利因為地處于地中海,交通便利,所以海運經(jīng)濟特別發(fā)達,因此就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就產(chǎn)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思想,即“文藝復興”。但丁是第一個采用“文藝復興”主義的作家。他的《神曲》里面就有很多人文主義的精神,比如,肯定人,肯定人性。但是由于幾個世紀的神學統(tǒng)治,神學觀念還比較根深蒂固,所以,《神曲》里面也有很多中世紀神學方面的因素,比如,采用神學的神話題材,采用中世紀神學的寫作方法等等,可以去看看《神曲》自己來總結(jié)一下。從他以后,“文藝復興”運動蓬勃開展起來,并且蔓延到歐洲其他國家。因此,但丁被認為是中世紀的最后一個作家,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新時期的第一個作家。
但丁逸事:
1.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執(zhí)政官舉行的宴會。聽差捧給意大利各城邦使節(jié)的都是一條條肥大的煎魚,給但丁的卻是很小很小的魚。
但丁沒有表示抗議,也沒有吃魚。他用手把盤子里的小魚一條條拿起來,湊近自己的耳朵聽,好像聽見了什么,然后再逐一放回盤子里。
執(zhí)政官見狀,很奇怪,問他在做什么。
但丁大聲說道:"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舉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遺體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個問這些小魚,看它們知不知道情況。"
執(zhí)政官問:"小魚說些什么?"。
但丁說:"它們對我說,它們都還很幼小,不知道過去的事情,讓我向同桌的大魚們打聽一下。"
執(zhí)政官聽后哈哈大笑起來,吩咐聽差馬上給但丁端一條最大的煎魚來。
2. 但丁年輕的時候,喜歡在他的家鄉(xiāng)翡冷翠(佛羅倫薩)的廣場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著滿天的星斗坐到天明。這個孤獨的青年詩人有著十分驚人的記憶力。一天晚上,有個陌生人徑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說道:“久仰您的詩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驕傲。在下承諾回答一個問題,但苦于自己學識淺薄,無法解答,特請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問題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么?“雞蛋。”但丁脫口而出說。那人點點頭走了。幾年之后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個廣場上仰望星空,還是那個陌生人走上前去,繼續(xù)數(shù)年前的對話:“那么,如何烹調(diào)呢?”但丁看了來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點鹽?!?/p>
[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但丁的著名作品有: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神曲》介紹
《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和最高成就,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產(chǎn)生,是與當時意大利的社會狀況、詩人所具有的深厚學識和獨特的個人經(jīng)歷分不開的。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于是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fā)展相對緩慢、工商業(yè)極不發(fā)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tài)的狀況。13世紀時,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由于海上貿(mào)易和工商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qū)。
早期資產(chǎn)階級日益強大,并建立了城邦共和國,取得了自治權(quán)。盡管與整個歐洲甚至與意大利其他大部分地區(qū)比較而言,這只是資產(chǎn)階級取得的小小的勝利,但它卻對社會現(xiàn)實和歐洲的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丁在政治傾向上,就是與意大利的資產(chǎn)階級相一致的。
當時的意大利,并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統(tǒng)一國家,而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地域名稱,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極不平衡。政治上主宰意大利的, 主要有兩大勢力, 一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一為羅馬教皇。所謂的“神圣羅馬帝國”,是中世紀中期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名稱。
962年,當時的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國國王奧托一世(936—973在位)加冕, 封其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領(lǐng)有意大利。 因此, 歷任帝國皇帝,均為日耳曼血統(tǒng)。由于德國本身內(nèi)亂不息,其國王只是勢力或強或弱的封建主,統(tǒng)治中心一直在德國,對意大利的控制也時緊時松。羅馬教皇則一直把意大利視作自己的勢力范圍,與帝國皇帝矛盾重重。意大利人民希望國家統(tǒng)一,而教皇與皇帝的斗爭及他們各自的野心則是統(tǒng)一的障礙。他們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唯恐統(tǒng)一的意大利對其統(tǒng)治構(gòu)成危脅。錯綜復雜的矛盾,使意大利的政治生活異?;钴S,政敵之產(chǎn)的對產(chǎn),不同階級間的利益沖突, 常以極為殘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但丁就是政治迫害的見證人之一。
從文化領(lǐng)域看,基督教的嚴密控制,到12世紀時已顯出辦不從心。在其神學探討過程中,常需借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有的觀念與邏輯論證方法,證明和論述神的存在及屬性,闡述塵世與彼岸的關(guān)系。
12世紀后,更是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著作的匯編。教會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神學理論尋找方法論和依據(jù),但研究者們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與基督教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重文化境界。意大利出現(xiàn)了西歐最早的一批古典學者,但丁就是其中最博學者之一。
但丁生于佛羅倫薩一個城市貴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jīng)商。當時該城有代表封建貴族利益、支持羅馬教皇的基白林黨和支持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代表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貴爾夫黨。但丁的父親自然擁戴貴爾夫黨,而但丁本人后來則成為該黨的領(lǐng)袖之一。
但丁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nèi)托·拉蒂尼,系統(tǒng)學習拉丁文、修辭學、詩學和古典文學,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推崇備至。在繪畫、音樂領(lǐng)域,但丁也造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圣·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深。
但丁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時代,他隨父參加友人聚會,遇上一位名叫貝阿特麗齊的未滿8歲的少女。少女的端莊、貞淑與優(yōu)雅的氣質(zhì)令但丁對她一見鐘情,再不能忘。遺憾的是貝阿特麗齊后來遵從父命嫁予他人,婚后數(shù)年竟因病夭亡。 哀傷不已的但丁將自己幾年來陸續(xù)寫給貝阿特麗齊的三十一首抒情詩以散文相連綴, 取名《新生》(1292—1293)結(jié)集出版。詩中抒發(fā)了詩人對少女深摯的感情,純真的愛戀和綿綿無盡的思念,風格清新自然,細膩委婉。
這部詩集是當時意大利文壇上“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跡,公開隱秘情感的自傳性詩作。
早在青年時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熱情了貴爾夫黨,投身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并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zhàn)斗。貴爾夫黨在佛羅倫薩掌權(quán)后,但丁被選為該城行政官。該黨后又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于白黨,反對羅馬教皇對佛羅倫薩的干涉。教皇伙同法國軍隊支持黑黨于1302年擊敗白黨,掌握了政權(quán),開始清洗白黨成員。但丁被沒收全部家產(chǎn),判處終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鄉(xiāng),直至客死于拉文那。
曾有學者將但丁與我國的屈原相比,謂屈原被逐乃賦《離騷》,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從兩位詩人在顛沛流離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斷升發(fā),憂國憂民癡心不改的角度看,這種比附是有道理的。二十年的流放使但丁對意大利社會的現(xiàn)實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漸將自己的命運融合于對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
流放初年,但丁曾寫了《饗宴》(1304—1307)和《論俗語》兩書,前者希望以道德和知識消除各城邦之間與城邦內(nèi)部各派之間的傾軋、攻伐;后者則批駁只重拉丁語、輕視意大利語的傾向。這不僅表明但丁超越了狹隘的黨派偏見,以理性意識思考民族現(xiàn)實與未來的胸襟,而且顯示出他對民族語言文化的重視,這結(jié)意大利文學的發(fā)展意義深遠。
但丁有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也有學者的銳利與智慧,他是當時最杰出的語言學家之一,又是在時代激流中沖浪的政治家,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問世的基礎(chǔ)。
《神曲》(1307—1321)是但丁于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原名為“喜劇”。中世紀時,人們對“喜劇”的解釋與今人不同,其意為結(jié)局令人喜悅的故事。1555年后,人們在原書名前加上修飾語“神圣的”,既表示對詩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詩主題之莊嚴深奧,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國,則將書名譯為“神曲”。
《神曲》全詩長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為3部,每部33篇,詩句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象征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前加1篇序詩,共100篇,表示“完全中的完全”。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構(gòu)成,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jié)束。它是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詩人自敘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天,正當自己35歲的人生中途。是年 4月 8日, 詩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 正當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時,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征淫欲、強暴和貪婪的母豹、雄獅和母狼攔住去路。詩人驚慌不已,進退維谷。值此危急關(guān)頭,羅馬大詩人維吉爾突然出現(xiàn), 他受已成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戀人貝阿特麗齊之托, 救但丁脫離險境,并游歷地獄和煉獄。在維吉爾的帶領(lǐng)下,但丁首先進入地獄,但見陰風怒號,惡浪翻涌,其情可怖,其景驚心。地獄分九層,狀如漏斗,越往下越小。 居住于此的, 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們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面中受永罰。這里有貪官污吏、偽君子、邪惡的教皇、買賣圣職者、盜賊、淫媒、誣告犯、高利貸者,也有貪色、貪吃、易怒的邪教徒。詩人最痛恨賣國賊和背主之人,把他們放在第九層,凍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
從冰湖之底穿過地球中心,就來到了煉獄。煉獄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九層。這里是有罪的靈魂洗滌罪孽之地,待罪惡煉凈后,仍有望進入天堂?;谖蛲砹说淖锶瞬坏萌雰?nèi),只能在山門外長期苦等。煉獄各層中分別住著兒以驕、妒、怒、惰、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過較輕者的靈魂。但丁一層層游歷,最后來到頂層的地上樂園,維吉爾隨即離去。原來他尚夫資格進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此時天空彩霞萬道,祥云繚繞。在繽紛的花雨中,頭戴橄欖葉桂冠、身著貍紅長裙,披著潔白輕紗的貝阿特麗齊緩緩降臨。貝阿特麗齊一邊溫柔地責備詩人不該迷誤于象征罪惡的森林,一邊指引他飽覽各處勝境。在她指點下,但丁進入“忘川”,頓覺身心一爽,忘卻了往昔的痛苦,隨后貝阿特麗齊帶他進入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水晶天,天使們就住在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義人,英明的君主、學界的圣徒和虔誠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天堂氣象宏偉莊嚴,流光溢彩,充滿仁愛和歡樂。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圣人關(guān)于“信、望、愛”神學三美德的詢問,頓感神魂超拔,跟隨圣人培納多進入神秘明麗的蒼穹,欲一窺“三位一體”的深刻意義,但見金光一閃,幻想和全詩在極樂的氣氛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讀者看《神曲》,常覺其內(nèi)容龐雜、情節(jié)離奇,意義晦暗不明,這是因為不熟悉此書的中世紀文化背景所致。實際上,《神曲》結(jié)構(gòu)嚴謹,情節(jié)服從于全詩的主題,其中的人物、場景均有所指。這里我們僅從大的方面來談?wù)動嘘P(guān)問題。但丁對當時的羅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惡滔天的教皇切齒痛恨,對宗教蒙昧主認也持鮮明的否定態(tài)度,但他并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寫于1309年的《帝制論》第三卷最后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鑰匙。但丁認為,人生有兩種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個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按松男腋R匀碎g天國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征。 此生幸福須在哲學 (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則須在啟示的指導下,通過神學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這其實是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間天國”與“天上王國”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兩個人物作為自己的導師,一為象征理性、知識的維吉爾,一為象征信仰、虔敬的貝阿特麗齊。我們在前面曾講過,基督教認為人人都是罪人,因此,地獄、煉獄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靈魂,區(qū)別只在罪的性質(zhì)不同,罪的輕重不一,他們都是現(xiàn)實社會中各色人等的體現(xiàn)。 天堂中的人是經(jīng)過煉獄活盡罪惡后的靈魂, 可以與神同享榮耀。但丁在進入煉獄之前,天使用利刃在其額頭刻下七個象征罪惡的 “P”字(意大利語中“罪過”一詞的首字母),詩人在煉獄中每登上一層,既有一位天使將 “P”字抹去一個,及至走出煉獄山,七個 “P”字全被抹去,表明罪惡已清,可上天堂上。地獄、煉獄和天堂分別對位應(yīng)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象征理性的維吉爾只能“人間天國”里充當詩人的引路者,象征信仰的貝阿特麗齊才有資格帶領(lǐng)詩人進入“天上王國”。這清楚地說明,但丁是將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渡袂返闹黝},意在探索詩人自身、意大利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命運,但丁的結(jié)論是,意大利民族和整個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guī)范行為,實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才能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前途。但丁筆下天堂的九重天結(jié)構(gòu),則是以被教會接受的托勒密天體論為依據(jù)的,詩中所謂的“永久的輪盤”,正是托勒密關(guān)于宇宙是由同一軸心上的九重天構(gòu)成的球面體理論的寫照。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但《神曲》中表現(xiàn)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復興新時期既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結(jié)古希臘、羅馬的先賢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維吉爾等人由衷地贊佩,肯定這些異教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識和理性精神,客觀上就批判了中世紀的文化專制主義和蒙昧主義,盡管作為一個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將他們直接安排進天堂,但卻把這些"高貴的"異教徒放進地獄中一個毫不受苦的美麗幽靜之處。但丁還同情為愛情而遭慘殺在地獄中受苦的保羅和弗蘭采斯加,批判了教會的禁欲主義。長詩多處流露出期待結(jié)束黨派紛爭,實現(xiàn)民族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 對祖國的摯愛,常使詩人情不自禁。在《地獄》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引發(fā)了但丁無限的痛惜之情:
唉,奴隸般的意大利, 你哀痛之逆旅, 你這暴風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婦,而是妓院!……你的活疾的人民住在你里面,沒有一天不發(fā)生戰(zhàn)爭,為一座城墻和一條城壕圍住的人卻自相殘殺。你這可憐蟲??!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國土的濱岸,然后再望你的腹地,有沒有一塊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
對民族家園現(xiàn)實的哀嘆,隨即轉(zhuǎn)變?yōu)閷Φ渿昝裾叩膽嵟?。但丁揭露一些教皇干預世俗政治和對權(quán)利的貪欲,是民族不和城邦紛爭的罪魁禍首。在地獄中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靈魂,詩人痛斥:“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入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當時尚在人間,詩人卻在獄中為他找好了位置,倒栽于石穴中受火刑的懲罰。但丁還抨擊腐敗的教會勢力, 借使徒彼得之品將貪財敗德的主教們比喻為 “穿著牧人衣服的貪狼”。詩人鄙視那些喪失原則,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見風使舵的政客,為此在地獄第一層外為他們的靈魂專設(shè)一個長廊。這些人連地獄都不肯收容,在長廊里被無數(shù)大黃峰蟄刺,被狂風吹得飄來蕩去。實際上,盡管《神曲》采用了夢幻的形式,它的具體描繪--特別是在《地獄》篇中--都是當時意大利社會現(xiàn)實的縮影。
《神曲》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是中世紀文學哺育出的瑰寶。詩人借助基督教救贖觀念和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神學教義結(jié)構(gòu)全詩,將紛繁復雜的素材納入嚴謹?shù)臉?gòu)架之中。長詩自然地分為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序詩一篇,共100篇。每3行分節(jié),各部詩行也大致相符等,不僅工整、勻稱,結(jié)構(gòu)本身也富有象征含義。詩中的許多人物雖然是但丁筆下的鬼魂,但由于均有現(xiàn)實依據(jù),因此寫得血肉豐滿,性格鮮明,令讀者難以忘懷。詩人繼承了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的傳統(tǒng),將澎湃的激情與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結(jié)合,將對現(xiàn)實的評判與對“天國”誠摯的信仰相結(jié)合,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象力,把以夢幻、寓意、象征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shù)推向了高峰。
關(guān)于“舊橋”(ponte vecchio)和但丁的愛情
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yōu)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最為知名的是位于三圣橋下邊的“舊橋”(ponte vecchio),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shù)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這座飽經(jīng)滄桑的老橋建于古羅馬時期,1177和1333年曾兩次受到洪水侵襲,只剩下兩個大理石橋墩?,F(xiàn)在這座造型典雅的三拱廊橋是1345年在原有的橋墩上重建而成,橋面過道兩側(cè)坐落著三層錯落有致的樓房,橋面的中段兩側(cè)留有約20米寬的空間作為觀景臺,這一別開生面的設(shè)計使得整個大橋顯得奔放而和諧。1944年夏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阿爾諾河上的十座古橋中的其它九座都被納粹軍隊炸毀了,唯獨“舊橋”安然無恙。
不過,這座古橋之所以出名并不全在于它古老而傳奇的歷史,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里曾經(jīng)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那時的老橋還是古羅馬時期的模樣,橋面和橋廊都是木料所搭)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8歲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老橋走來。此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迎著8歲少女走上廊橋,兩人在橋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8歲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8歲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方,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仿佛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異樣的光芒和臉上泛起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亨利·豪里達在他的油畫《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并一見鐘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并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也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fā)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后,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zhí)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又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托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chuàng)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準備。而這一切都源于“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相遇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曠世詩作《神曲》。
但丁的詳細資料
阿利蓋利·但丁
但丁·亞利基利(意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意大利詩人,現(xiàn)代意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后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jié)和現(xiàn)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于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yīng)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xù)弦,后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生平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并不可靠,他可能并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里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zhàn)爭,33歲時就已經(jīng)結(jié)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佛羅倫斯但丁博物館門外的但丁雕像..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quán)后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借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于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并被選為最高權(quán)利機關(guān)執(zhí)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diào)節(jié)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jié)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后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并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xiāng)。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quán),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并于頭上撒灰,頸下掛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么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面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意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xiāng)愁,并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于1321年客死他鄉(xiāng),在意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意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xiàn)代意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chǔ)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意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意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主要作品
意大利出品的歐元上的但丁像但丁的著名作品有: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神曲》介紹
《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和最高成就,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產(chǎn)生,是與當時意大利的社會狀況、詩人所具有的深厚學識和獨特的個人經(jīng)歷分不開的。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于是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fā)展相對緩慢、工商業(yè)極不發(fā)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tài)的狀況。13世紀時,意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由于海上貿(mào)易和工商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qū)。
早期資產(chǎn)階級日益強大,并建立了城邦共和國,取得了自治權(quán)。盡管與整個歐洲甚至與意大利其他大部分地區(qū)比較而言,這只是資產(chǎn)階級取得的小小的勝利,但它卻對社會現(xiàn)實和歐洲的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丁在政治傾向上,就是與意大利的資產(chǎn)階級相一致的。
當時的意大利,并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統(tǒng)一國家,而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地域名稱,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極不平衡。政治上主宰意大利的, 主要有兩大勢力, 一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一為羅馬教皇。所謂的“神圣羅馬帝車”,是中世紀中期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名稱。
962年,又紅又專當時的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國國王奧托一世(936—973在位)加冕, 封其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領(lǐng)有意大利。 因此, 歷任帝國皇帝,均為日耳曼血統(tǒng)。由于德國本身內(nèi)亂不息,其國王只是勢力或強或弱的封建主,統(tǒng)治中心一直在德國,對意大利的控制也時緊時松。羅馬教皇則一直把意大利視作自己的勢力范圍,與帝國皇帝矛盾重重。意大利人民希望國家統(tǒng)一,而教皇與皇帝的斗爭及他們各自的野心則是統(tǒng)一的障礙。他們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唯恐統(tǒng)一的意大利對其統(tǒng)治構(gòu)成危脅。錯綜復雜的矛盾,使意大利的政治生活異?;钴S,政敵之產(chǎn)的對產(chǎn),不同階級間的利益沖突, 常以極為殘酷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但丁就是政治迫害的見證人之一。
從文化領(lǐng)域看,基督教的嚴密控制,到12世紀時已顯出辦不從心。在其神學探討過程中,常需借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有的觀念與邏輯論證方法,證明和論述神的存在及屬性,闡述塵世與彼岸的關(guān)系。
12世紀后,更是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著作的匯編。教會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神學理論尋找方法論和依據(jù),但研究者們卻從中發(fā)現(xiàn)了與基督教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重文化境界。意大利出現(xiàn)了西歐最早的一批古典學者,但丁就是其中最博學者之一。
但丁生于佛羅倫薩一個城市貴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jīng)商。當時該城有代表封建貴族利益、支持羅馬教皇的基白林黨和支持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代表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貴爾夫黨。但丁的父親自然擁戴貴爾夫黨,而但丁本人后來則成為該黨的領(lǐng)袖之一。
但丁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nèi)托·拉蒂尼,系統(tǒng)學習拉丁文、修辭學、詩學和古典文學,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推崇備至。在繪畫、音樂領(lǐng)域,但丁也造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圣·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深。
但丁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時代,他隨父參加友人聚會,遇上一位名叫貝阿特麗齊的未滿8歲的少女。少女的端莊、貞淑與優(yōu)雅的氣質(zhì)令但丁對她一見鐘情,再不能忘。遺憾的是貝阿特麗齊后來遵從父命嫁予他人,婚后數(shù)年竟因病夭亡。 哀傷不已的但丁將自己幾年來陸續(xù)寫給貝阿特麗齊的三十一首抒情詩以散文相連綴, 取名《新生》(1292—1293)結(jié)集出版。詩中抒發(fā)了詩人對少女深摯的感情,純真的愛戀和綿綿無盡的思念,風格清新自然,細膩委婉。
這部詩集是當時意大利文壇上“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跡,公開隱秘情感的自傳性詩作。
早在青年時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熱情了貴爾夫黨,投身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并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zhàn)斗。貴爾夫黨在佛羅倫薩掌權(quán)后,但丁被選為該城行政官。該黨后又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于白黨,反對羅馬教皇對佛羅倫薩的干涉。教皇伙同法國軍隊支持黑黨于1302年擊敗白黨,掌握了政權(quán),開始清洗白黨成員。但丁被沒收全部家產(chǎn),判處終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鄉(xiāng),直至客死于拉文那。
曾有學者將但丁與我國的屈原相比,謂屈原被逐乃賦《離騷》,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從兩位詩人在顛沛流離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斷升發(fā),憂國憂民癡心不改的角度看,這種比附是有道理的。二十年的流放使但丁對意大利社會的現(xiàn)實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漸將自己的命運融合于對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
流放初年,但丁曾寫了《饗宴》(1304—1307)和《論俗語》兩書,前者希望以道德和知識消除各城邦之間與城邦內(nèi)部各派之間的傾軋、攻伐;后者則批駁只重拉丁語、輕視意大利語的傾向。這不僅表明但丁超越了狹隘的黨派偏見,以理性意識思考民族現(xiàn)實與未來的胸襟,而且顯示出他對民族語言文化的重視,這結(jié)意大利文學的發(fā)展意義深遠。
但丁有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也有學者的銳利與智慧,他是當時最杰出的語言學家之一,又是在時代激流中沖浪的政治家,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問世的基礎(chǔ)。
《神曲》(1307—1321)是但丁于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原名為“喜劇”。中世紀時,人們對“喜劇”的解釋與今人不同,其意為結(jié)局令人喜悅的故事。1555年后,人們在原書名前加上修飾語“神圣的”,既表示對詩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詩主題之莊嚴深奧,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國,則將書名譯為“神曲”。
《神曲》全詩長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為3部,每部33篇,詩句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象征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前加1篇序詩,共100篇,表示“完全中的完全”。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構(gòu)成,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jié)束。它是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詩人自敘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天,正當自己35歲的人生中途。是年 4月 8日, 詩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 正當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時,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征淫欲、強暴和貪婪的母豹、雄獅和母狼攔住去路。詩人驚慌不已,進退維谷。值此危急關(guān)頭,羅馬大詩人維吉爾突然出現(xiàn), 他受已成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戀人貝阿特麗齊之托, 救但丁脫離險境,并游歷地獄和煉獄。在維吉爾的帶領(lǐng)下,但丁首先進入地獄,但見陰風怒號,惡浪翻涌,其情可怖,其景驚心。地獄分九層,狀如漏斗,越往下越小。 居住于此的, 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們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面中受永罰。這里有貪官污吏、偽君子、邪惡的教皇、買賣圣職者、盜賊、淫媒、誣告犯、高利貸者,也有貪色、貪吃、易怒的邪教徒。詩人最痛恨賣國賊和背主之人,把他們放在第九層,凍在冰湖里,受酷刑折磨。
從冰湖之底穿過地球中心,就來到了煉獄。煉獄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九層。這里是有罪的靈魂洗滌罪孽之地,待罪惡煉凈后,仍有望進入天堂。悔悟晚了的罪人不得入內(nèi),只能在山門外長期苦等。煉獄各層中分別住著兒以驕、妒、怒、惰、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過較輕者的靈魂。但丁一層層游歷,最后來到頂層的地上樂園,維吉爾隨即離去。原來他尚夫資格進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此時天空彩霞萬道,祥云繚繞。在繽紛的花雨中,頭戴橄欖葉桂冠、身著貍紅長裙,披著潔白輕紗的貝阿特麗齊緩緩降臨。貝阿特麗齊一邊溫柔地責備詩人不該迷誤于象征罪惡的森林,一邊指引他飽覽各處勝境。在她指點下,但丁進入“忘川”,頓覺身心一爽,忘卻了往昔的痛苦,隨后貝阿特麗齊帶他進入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水晶天,天使們就住在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義人,英明的君主、學界的圣徒和虔誠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恒的幸福。天堂氣象宏偉莊嚴,流光溢彩,充滿仁愛和歡樂。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圣人關(guān)于“信、望、愛”神學三美德的詢問,頓感神魂超拔,跟隨圣人培納多進入神秘明麗的蒼穹,欲一窺“三位一體”的深刻意義,但見金光一閃,幻想和全詩在極樂的氣氛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讀者看《神曲》,常覺其內(nèi)容龐雜、情節(jié)離奇,意義晦暗不明,這是因為不熟悉此書的中世紀文化背景所致。實際上,《神曲》結(jié)構(gòu)嚴謹,情節(jié)服從于全詩的主題,其中的人物、場景均有所指。這里我們僅從大的方面來談?wù)動嘘P(guān)問題。但丁對當時的羅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惡滔天的教皇切齒痛恨,對宗教蒙昧主認也持鮮明的否定態(tài)度,但他并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寫于1309年的《帝制論》第三卷最后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鑰匙。但丁認為,人生有兩種幸福:“今生的幸福在于個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于蒙受神恩”?!按松男腋R匀碎g天國為象征,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征。 此生幸福須在哲學 (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則須在啟示的指導下,通過神學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這其實是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間天國”與“天上王國”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兩個人物作為自己的導師,一為象征理性、知識的維吉爾,一為象征信仰、虔敬的貝阿特麗齊。我們在前面曾講過,基督教認為人人都是罪人,因此,地獄、煉獄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靈魂,區(qū)別只在罪的性質(zhì)不同,罪的輕重不一,他們都是現(xiàn)實社會中各色人等的體現(xiàn)。 天堂中的人是經(jīng)過煉獄活盡罪惡后的靈魂, 可以與神同享榮耀。但丁在進入煉獄之前,天使用利刃在其額頭刻下七個象征罪惡的 “P”字(意大利語中“罪過”一詞的首字母),詩人在煉獄中每登上一層,既有一位天使將 “P”字抹去一個,及至走出煉獄山,七個 “P”字全被抹去,表明罪惡已清,可上天堂上。地獄、煉獄和天堂分別對位應(yīng)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象征理性的維吉爾只能“人間天國”里充當詩人的引路者,象征信仰的貝阿特麗齊才有資格帶領(lǐng)詩人進入“天上王國”。這清楚地說明,但丁是將信仰置于理性之上的?!渡袂返闹黝},意在探索詩人自身、意大利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命運,但丁的結(jié)論是,意大利民族和整個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guī)范行為,實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才能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前途。但丁筆下天堂的九重天結(jié)構(gòu),則是以被教會接受的托勒密天體論為依據(jù)的,詩中所謂的“永久的輪盤”,正是托勒密關(guān)于宇宙是由同一軸心上的九重天構(gòu)成的球面體理論的寫照。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但《神曲》中表現(xiàn)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復興新時期既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結(jié)古希臘、羅馬的先賢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維吉爾等人由衷地贊佩,肯定這些異教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識和理性精神,客觀上就批判了中世紀的文化專制主義和蒙昧主義,盡管作為一個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將他們直接安排進天堂,但卻把這些"高貴的"異教徒放進地獄中一個毫不受苦的美麗幽靜之處。但丁還同情為愛情而遭慘殺在地獄中受苦的保羅和弗蘭采斯加,批判了教會的禁欲主義。長詩多處流露出期待結(jié)束黨派紛爭, 實現(xiàn)民族統(tǒng)一的強烈愿望, 對祖國的摯愛,常使詩人情不自禁。在《地獄》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引發(fā)了但丁無限的痛惜之情:
唉,奴隸般的意大利, 你哀痛之逆旅, 你這暴風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婦,而是妓院!……你的活疾的人民住在你里面,沒有一天不發(fā)生戰(zhàn)爭,為一座城墻和一條城壕圍住的人卻自相殘殺。你這可憐蟲??!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國土的濱岸,然后再望你的腹地,有沒有一塊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
對民族家園現(xiàn)實的哀嘆,隨即轉(zhuǎn)變?yōu)閷Φ渿昝裾叩膽嵟?。但丁揭露一些教皇干預世俗政治和對權(quán)利的貪欲,是民族不和城邦紛爭的罪魁禍首。在地獄中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靈魂,詩人痛斥:“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入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當時尚在人間,詩人卻在獄中為他找好了位置,倒栽于石穴中受火刑的懲罰。但丁還抨擊腐敗的教會勢力, 借使徒彼得之品將貪財敗德的主教們比喻為 “穿著牧人衣服的貪狼”。詩人鄙視那些喪失原則,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見風使舵的政客,為此在地獄第一層外為他們的靈魂專設(shè)一個長廊。這些人連地獄都不肯收容,在長廊里被無數(shù)大黃峰蟄刺,被狂風吹得飄來蕩去。實際上,盡管《神曲》采用了夢幻的形式,它的具體描繪--特別是在《地獄》篇中--都是當時意大利社會現(xiàn)實的縮影。
《神曲》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是中世紀文學哺育出的瑰寶。詩人借助基督教救贖觀念和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神學教義結(jié)構(gòu)全詩,將紛繁復雜的素材納入嚴謹?shù)臉?gòu)架之中。長詩自然地分為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序詩一篇,共100篇。每3行分節(jié),各部詩行也大致相符等,不僅工整、勻稱,結(jié)構(gòu)本身也富有象征含義。詩中的許多人物雖然是但丁筆下的鬼魂,但由于均有現(xiàn)實依據(jù),因此寫得血肉豐滿,性格鮮明,令讀者難以忘懷。詩人繼承了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的傳統(tǒng),將澎湃的激情與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結(jié)合,將對現(xiàn)實的評判與對“天國”誠摯的信仰相結(jié)合,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象力,把以夢幻、寓意、象征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shù)推向了高峰。
另外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jīng)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guān)系。
關(guān)于“舊橋”(ponte vecchio)和但丁的愛情
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yōu)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最為知名的是位于三圣橋下邊的“舊橋”(ponte vecchio),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shù)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這座飽經(jīng)滄桑的老橋建于古羅馬時期,1177和1333年曾兩次受到洪水侵襲,只剩下兩個大理石橋墩?,F(xiàn)在這座造型典雅的三拱廊橋是1345年在原有的橋墩上重建而成,橋面過道兩側(cè)坐落著三層錯落有致的樓房,橋面的中段兩側(cè)留有約20米寬的空間作為觀景臺,這一別開生面的設(shè)計使得整個大橋顯得奔放而和諧。1944年夏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阿爾諾河上的十座古橋中的其它九座都被納粹軍隊炸毀了,唯獨“舊橋”安然無恙。
不過,這座古橋之所以出名并不全在于它古老而傳奇的歷史,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里曾經(jīng)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那時的老橋還是古羅馬時期的模樣,橋面和橋廊都是木料所搭)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8歲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老橋走來。此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迎著8歲少女走上廊橋,兩人在橋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8歲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8歲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方,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仿佛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異樣的光芒和臉上泛起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亨利·豪里達在他的油畫《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并一見鐘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并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也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fā)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后,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zhí)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又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托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chuàng)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準備。而這一切都源于“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相遇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后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曠世詩作《神曲》。
順便說一下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jīng)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guān)系。
關(guān)于但丁情感導師和但丁情感咨詢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
版權(quán)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quán)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最新留言
評:各位老師好,有事求求你們幫忙但是不知道怎么聯(lián)系你情感問題了,現(xiàn)在不知如何是好
2023-08-14 14:07:32評:平時很喜歡看你的點評和節(jié)目。
2023-08-10 09:22:34評:很好一針貝血
2023-06-13 03:24:18評:人福特
2023-02-27 15:08:26評:聚義堂
2023-02-27 15:08:14評:局域
2023-02-27 11:50:02評:與天津條約
2023-02-27 11:49:44評:你好,我喜歡一個女同事,我覺得她對我也有意思,但是她說不想談戀愛,也沒有明確拒絕我,請問我該怎么辦?
2023-01-08 16: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