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嘛
今天給各位分享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現(xiàn)在很多人遇到問題都會選擇情感隔離,你知道什么是情感隔離嗎?
- 2、請問,哪些人不適合做“心理咨詢師”?
- 3、一個有著精神疾病史的人(雙向情感障礙),病情穩(wěn)定了之后偶爾還是會吃藥,請問他可以做心理咨詢師嗎?
- 4、共情能力比較差的人能成為心理咨詢師嗎
現(xiàn)在很多人遇到問題都會選擇情感隔離,你知道什么是情感隔離嗎?
? 現(xiàn)在很多人在遇到問題時都選擇了所謂的情感隔離,其實情感隔離這個術語,是近代的著名心理學家鮑文提出的家庭治療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了所有的家庭成員之間的問題,不僅僅是情侶之間,它往往是人們在遇到問題后自我建立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比如離開傷心的地方,不在和家人或者愛人聯(lián)系等等,雖然在很多時候確實能夠幫你隔離掉很多的不開心,但是要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的大,同時你也會失去很多重要的東西。
? 這些選擇情感隔離的人,他們往往不會再有任何喜歡的東西、對身邊任何的事情都不會在意,失去了愛情親情。那種感覺就像無菌隔離罩一樣,所有的事情都能看到但是卻永遠的摸不到,感受不到。
? 情感隔表面上看,簡單的講也就是將一切情感隔離出去。不需要快樂,不需要感動,不再有害怕,更沒有內疚等等總之,一切情感在他心中都不復存在,完完全全的與這個世界之間用一層透明的薄膜隔離開來,隔膜會過濾所有的情感。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種趨利避害的心理,難過不開心的時候如果沒有人愿意給個肩膀或者溫暖,那就寧愿把這些不開心統(tǒng)統(tǒng)忘記。然后去找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避風港,在這里空間時間都只有自己。其實這個時候,心理咨詢師才是我們真正要選擇的方向,其實真正的想要打開心結,不應該是去隔離,而是敞開胸懷去接受現(xiàn)實。
? ?對于有情感隔離的那些朋友我要說一句,你們選擇這種心理隔離,只能給自己一時的心里安慰,但是你失去的真的太多了。因為你的這種想法和做法,準確的說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長時間的這樣做你將會陷入到無盡的黑暗深淵中無法自拔,希望每一個人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大膽的去面對,理性的去解決他。
請問,哪些人不適合做“心理咨詢師”?
有以下這些心態(tài)的人不適合做心理咨詢師。
一、消極應付型:當事人本人并沒有求助愿望,或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不希望“外人”介入自己的事情,只是迫于家人或其他人的壓力不得已前來。這樣被動來訪的人,易產生抵觸情緒或過度防衛(wèi),不愿意開放自己,存在較大的心理阻抗,會增加咨詢的難度和效果。
二、無可奈何型:來訪者只是聲討別人的過錯,而不尋找自己的根源。他們一坐下就滔滔不絕地大吐苦水,生活如何如何不如意,別人如何如何對不起他(她),自己如何如何悲慘絕倫。把一大堆問題攤到咨詢師面前,“老師你來給我解決吧",而不去考慮“我該怎樣面對這些困難?我該做出怎樣的努力和嘗試?”這樣的人缺乏改變現(xiàn)狀的主觀動力,心理咨詢效果不好。
三、“先人后己”型
:多見于家庭關系或夫妻關系不和諧的來訪者。其中一方過于顧及所謂的“自尊”,不肯率先打破習慣的互動模式,只期望另一方先做出讓步,自己不愿意先邁出改變的第一步。他們的邏輯就是:“他(她)先對我好,我才會對他(她)好?!边@樣的“先人后己”會拖延新型關系的建立,而仍然陷入原先的不和諧關系之中。我提倡,誰覺得最痛苦,誰就要先改變。
四、懷疑審查型:有的來訪者置自身的求助問題于不顧,而是過于關注咨詢師的個人背景,總是抱著懷疑和戒備的態(tài)度,生怕遇上一個濫竽充數的咨詢師。他們審閱過機構和咨詢師的資質還不夠,還要過問咨詢師多大年齡啊,是哪里人啊,以前做什么的啊,做了幾年咨詢啊,結婚沒有啊,有沒有國外經歷啊,等等,簡直就像在“相親”。顧客當然有權要求我們提供合法的資質證明,但我要說明的是,心理咨詢效果怎樣,可不僅僅取決于心理咨詢師的資格和經歷,咨訪雙方的坦誠和信任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也許這才是咨詢效果好壞的關鍵。
五、討價還價型:心理咨詢本身是有價值的工作,心理咨詢師學成的投入和付出的勞動、時間,理應得到回報,不同級別的咨詢師收費標準也應有所不同。心理咨詢的價值究竟多少,要看你的認知角度。我們見到有低收入的來訪者,為了解決心理問題不惜用去他們的基本生活費。有個打工妹就說:“我解決了心理問題,可以掙更多的錢;而不解決心理問題,連現(xiàn)在的工作也沒法做了,心理咨詢花錢是值得的。”而我們也見到,有開著私家車、穿著很高檔的咨客,卻對咨詢費斤斤計較,討價還價,甚至拖欠咨詢費。這種行為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人的基本人格素質和一貫行為方式,也許正與來訪者的問題根源有關聯(lián),來訪者你要有所覺察呢。
六、動機不純型:我們也可見到少數動機不純的人,他們不去真正改變自己的不良癖好,不肯與過去扭曲變態(tài)的心理做割裂,而只想借心理咨詢這個開放接納的場所,滿足某些晦澀陰暗的心理需求。某些性心理變態(tài)者,他們嘴上說自己如何痛苦,自己也不想這樣,但真正讓他們戒除痼疾就不干了。他們會提出很多這樣那樣的無理訴求,與心理咨詢師反復糾纏,而拒不接受咨詢師的矯正訓練。這種人需要端正動機才可前來做心理咨詢。
一個有著精神疾病史的人(雙向情感障礙),病情穩(wěn)定了之后偶爾還是會吃藥,請問他可以做心理咨詢師嗎?
事在人為,只要努力,問題不大,學習心理學起碼對自己有很大幫助,如果可以幫到別人也很不錯。但是你現(xiàn)在是什么學歷?有心理學基礎嗎?
共情能力比較差的人能成為心理咨詢師嗎
當然是可以的,但在成為心理咨詢師之前,你應該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共情能力差的問題,這樣有助于你成為更好的咨詢師
正常人的溝通會是什么樣子的?
有時候并不是想讓我們給他們解決,只是一種訴說,一種抱怨,然后再繼續(xù)過那樣的日子??赡苁俏覀儠e意,并不真的需要我們去出謀劃策。
什么時候需要溝通?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這個溝通怎么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的日常中?
我們的問題大多是關于情感、工作的,對某件事的決策?家里發(fā)生的大小事?與老公吵架?對上司有不滿?喜歡與什么樣的人分享?跟自己有著共同的經歷的人,有同感,能得到對方的共鳴,能夠滿足自己的傾訴欲。
對于這樣的對象來說,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傾聽。在傾聽的過程中,抓到重點,再復述一遍。對方會從你復述的語言中感到你對他的肯定。這件事情的對與錯并不重要,因為對錯都是他自己來評判的,帶有主觀意識。
作為一個想幫助他的人,則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當你跟對方的語言能夠達到一致時,他會覺得你好像跟他一樣的感受。達到共情時,他會采取你給出的建議?;蛘吣退兄粯拥南敕?,也就會成為好朋友。這是比較基礎的共情方法。
講的方法比較簡單,實用,但是運用的話也得靠自身的情商。因為有時候別人說什么,你就很容易代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別人的對錯。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去跟別人爭論,而是需要去了解別人的內心,知道他需要什么,從情感上面幫助他。
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嘛、有情感隔離的人能做心理咨詢師么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最新留言
評:各位老師好,有事求求你們幫忙但是不知道怎么聯(lián)系你情感問題了,現(xiàn)在不知如何是好
2023-08-14 14:07:32評:平時很喜歡看你的點評和節(jié)目。
2023-08-10 09:22:34評:很好一針貝血
2023-06-13 03:24:18評:人福特
2023-02-27 15:08:26評:聚義堂
2023-02-27 15:08:14評:局域
2023-02-27 11:50:02評:與天津條約
2023-02-27 11:49:44評:你好,我喜歡一個女同事,我覺得她對我也有意思,但是她說不想談戀愛,也沒有明確拒絕我,請問我該怎么辦?
2023-01-08 16: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