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為六絕句
杜甫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1]。今人嗤點流傳賦[2],不覺前賢畏后生[3]。
楊王盧駱當時體[4],輕薄為文哂未休[5]。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6]。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于漢魏近《風》《騷》[7]。龍文虎脊皆君馭[8],歷塊過都見爾曹[9]。
才力應難跨數(shù)公[10],凡今誰是出群雄[11]?;蚩呆浯涮m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12]。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13]。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后塵[14]。
未及前賢更勿疑[15],遞相祖述復先誰[16]。別裁偽體親風雅[17],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18]。
仇兆鰲《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鞏縣(今屬河南)。開元、天寶年間,兩應進士舉不第。以獻《三大禮賦》,授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安史亂中,奔赴肅宗鳳翔行在,授右拾遺,尋出為華州司功參軍。后棄官入蜀,依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卒后,去蜀,滯留夔州。后出峽至兩湖一帶漂泊,病卒于湘水之上。有《杜工部集》。京東網(wǎng)上商城
【題解】
《戲為六絕句》是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寓居成都時所作組詩,這組絕句評論詩人及創(chuàng)作,具有文學批評的性質(zhì)。前三首評論庾信和初唐四杰,指出評價作家時應該有全面的、歷史的觀點;后三首評論當時詩壇情況并自述創(chuàng)作宗旨,崇尚風格雄健壯美之詩,重視佳言秀句的錘煉,主張繼承風雅傳統(tǒng),廣泛吸取各家之長。
【注釋】
[1]庾信兩句:謂庾信到了晚年文章更成熟老到,筆力矯健,意境雄渾開闊。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一亦云:“庾信生平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p>
[2]嗤點:譏笑指摘。賦:兼指詩、賦。
[3]不覺句:畏后生,《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此反用其意。
[4]楊王句:楊王盧駱,指初唐四杰。楊炯(650—約695),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人。十歲舉神童,授校書郎,官至盈川令。王勃,(649—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官至虢州參軍。后赴交趾探望其父,歸返時溺海而亡。盧照鄰(634?—684?),字升之,號幽憂子,幽州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曾官新都尉。后為風疾所困,自投潁水而死。駱賓王(627?—684?),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曾官臨海丞。徐敬業(yè)起兵討武則天,從之,軍中書檄,皆出其手。兵敗,不知所終。當時體,謂四杰文章乃初唐時代之體制風格,雖仍未脫盡六朝藻飾余習,但這是時代風氣使然。
[5]輕薄句:哂,譏笑。句意謂今人以為四子立身為文,不免輕薄,乃哂笑不休。郭知達《九家集注杜詩》趙次公注引《玉泉子》:“時人之議,楊好用古人姓名,謂之點鬼簿;駱好用數(shù)對,謂之算博士。”《舊唐書·王勃傳》載裴行儉語云:“勃等雖有文才,而浮躁淺露。”此即時人譏笑四杰為人為文之例。
[6]爾曹兩句:爾曹,猶言汝輩,指嘲笑四杰之人。不廢,猶無害、無損。江河,喻四杰。史炳《杜詩瑣證》:“言四子文體,自是當時風尚,乃嗤其輕薄者至今未休。曾不知爾曹身名俱滅,而四子之文不廢,如江河萬古常流?!?/p>
[7]縱使兩句:盧王,概指“四杰”。翰墨,代指詩賦。句意謂即使四杰為文不如漢魏詩人的作品更接近《風》《騷》傳統(tǒng)。
[8]龍文句:龍文,駿馬名?!稘h書·西域傳》:“蒲梢、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虎脊,本謂駿馬毛色如虎,后用作駿馬的代稱?!稘h書·禮樂志》載《天馬歌》:“天馬徠,出泉水?;⒓箖?,化若鬼?!鳖亷煿抛⒁龖吭唬骸榜R毛色如虎脊者有兩也。”龍文虎脊,比喻雄健的文筆和奇麗的辭采。
[9]歷塊句:歷,越過。塊,土地。都,都邑?!段倪x》卷四十七王褒《圣主得賢臣頌》:“及至駕嚙膝,驂乘旦,王良執(zhí)靶,韓哀附輿,縱騁馳騖,忽如影靡,過都越國,蹶如歷塊?!眳窝訚ⅲ骸把赃^都國,疾如行歷一小塊之間。”
[10]才力句:黃生《杜詩說》:“言今人修飾文采,或有可觀,若其才力之雄拔,誠未見有出群者。輒欲跨彼數(shù)公,誠難矣。曷亦反而自省耶?”
[11]凡今句:意謂如今哪個是文壇上超群出眾的人呢?
[12]或看兩句:翡翠蘭苕,郭璞《游仙詩》其三:“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濒浯洌B名,羽毛多色而美。蘭苕,蘭花。這里用以形容辭采的鮮麗。鯨魚碧海,意本《莊子·外物》,傳說古代任公子(任父)為大鉤巨緇,五十牛為餌,投竿東海,終得大魚,白波若山,聲震千里,氣象可謂雄偉至極。此喻筆力雄健、氣勢宏偉壯闊。兩句意謂有時或能見到以綺麗纖巧取勝的作品,卻未見掣制鯨魚于碧海那樣氣勢雄偉的詩篇。
[13]不薄兩句:浦起龍《讀杜心解》:“此與末章,乃推廣而正告之,意重在‘不薄今人’邊。統(tǒng)言今人,則齊梁而下,四杰而外皆是。統(tǒng)言古人,則漢魏以上,風騷以還皆是?!本湟庵^既不菲薄今人,亦敬愛古人,凡清詞麗句無論其出于古人還是今人都愛賞之。
[14]竊攀兩句:闡明“清詞麗句必為鄰”之義,自謂必須上攀屈原、宋玉,與之并駕齊驅(qū),否則僅僅追求辭藻形式之美,就不免落入齊梁之后塵。
[15]未及句:謂嗤點前輩的輕薄之徒,其才力趕不上前賢是毋庸置疑的。
[16]遞相句:祖述,效法、仿效。句意謂在效法前賢中,以誰為先呢?言外之意即前賢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何必非要分出先后呢。
[17]別裁句:裁,裁汰。偽體,指徒知模擬、無生氣、無真性情的作品。句意謂別擇淘汰那些模擬因襲、了無生氣的作品,去學習和繼承古代的風雅傳統(tǒng)。
[18]轉(zhuǎn)益句:謂在裁汰浮偽之體、繼承風雅之后,則古今諸賢皆可以師法。
【講疏】
杜甫《戲為六絕句》主要是針對當時“好古者遺近,務華者去實”(元稹《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并序》)的現(xiàn)象,對六朝至初唐的幾位重要詩人做出了客觀評價,闡明了自己對待前代文學遺產(chǎn)既有所抉擇批判,又充分尊重、廣收博取的態(tài)度。
第一首,評論庾信的詩賦創(chuàng)作,表達了評價詩人須統(tǒng)觀全人、不可以偏概全的思想。庾信是六朝詩賦的代表作家,早年與徐陵同善宮體詩,風格淫麗華靡;后期羈留北朝,雖享高官厚祿,但內(nèi)心痛苦悲憤,常懷鄉(xiāng)關(guān)之思,文風趨于沉郁勁健。唐初評論家如令狐德棻等只看到他前期詩賦的輕薄淫靡而深加貶責,杜甫則著力肯定了庾信后期詩賦的“凌云健筆”之風。
第二首,推許初唐四杰的成就,旨在闡明要以歷史的眼光評價前人。初唐四杰的詩歌創(chuàng)作尚未完全擺脫六朝藻繪余習,但他們在詩歌內(nèi)容的開拓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唐詩發(fā)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當時的輕薄之徒卻因他們的詩歌沿襲當時流行的格調(diào)而嘲笑不已。杜甫認為評價作家不能脫離具體的時代條件,故批評這些哂笑者將“身與名俱滅”,而四杰的詩作與名聲則必將萬古長流。
第三首,從風格辭采角度繼續(xù)稱贊四杰。杜甫認為,四杰之詩即使不及漢魏之作更接近詩騷的傳統(tǒng),但他們的作品文采瑰麗,猶如駕馭著毛色斑斕的駿馬馳騁于原野與都市,仍是值得稱道的。而這是那些譏笑四杰的“爾曹”們所望塵莫及的。
第四首,說明詩歌的風格應該多樣化。杜甫既肯定“翡翠蘭苕”式的秀麗之作,又極力贊美“鯨魚碧?!卑愕男蹨唹邀愔姟R虼?,他既贊美孟浩然、王維的“清詩”“秀句”(《解悶》其六、八),又稱頌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的豪邁氣概。
第五首,闡述了對待古今之爭問題的立場。杜甫認為,不論對待古人還是今人的文學遺產(chǎn),對其精華都要加以學習和繼承,從而克服“貴遠賤近”或“貴近賤遠”的不良傾向。但他又主張須取法乎上,要與屈原、宋玉并駕,而不可做齊梁后塵。同時,杜甫還重視詩歌語言的錘煉,特別強調(diào)吸收和镕鑄古今詩人的“清詞麗句”。他自稱“為人性僻耽佳句”(《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又多稱頌儕輩詩之佳句、秀句。
第六首,指出當代詩人的成就之所以不及“前賢”,是因他們只知“遞相祖述”,因襲成文。杜甫告誡后生,作詩的正確道路是:一要鑒別文學遺產(chǎn)中的精華與糟粕,去偽存真,并學習和繼承《詩經(jīng)》反映現(xiàn)實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二要廣泛學習前人的一切詩歌藝術(shù)經(jīng)驗,并最終能夠自鑄偉詞。
【關(guān)鍵詞解讀】
別裁偽體轉(zhuǎn)益多師
杜甫主張對待文學遺產(chǎn)要精心鑒別,裁汰浮偽之體,從而將創(chuàng)作納入“風雅”的軌道。這種思想體現(xiàn)在對具體詩人的評價中,如《陳拾遺故宅》云:“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彼J為陳子昂抒寫憂國傷時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繼承了“風騷”傳統(tǒng)。又《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評元結(jié)晚年所作反映道州人民疾苦的《舂陵行》《賊退示官吏》二詩,“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對其能發(fā)揮風雅之道也頗為肯定。
杜甫又認為前賢及儕輩各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無論古今,不分貴賤,只要其創(chuàng)作有某些優(yōu)點或可取之處,都應廣泛學習。因此,他主張作詩須轉(zhuǎn)益多師、博采眾長,方能自鑄偉詞。他對歷代詩人的優(yōu)長大都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無不可以師承。如說“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詠懷古跡》其二),“李陵、蘇武是吾師,孟子論文更不疑”(《解悶》其五),“詩看子建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等。對于唐初頗受非議的六朝詩人,杜甫也注意學習其所長,如稱“俊逸鮑參軍(照)”(《春日憶李白》),“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鏗)、何(遜)苦用心”(《解悶》其七),“謝朓每篇堪諷誦”(《寄岑嘉州》)等。對同輩詩人如李白、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等,也都推崇備至。杜甫詩歌具有“集大成”的性質(zhì),與他積極實踐“別裁偽體”“轉(zhuǎn)益多師”的主張是分不開的。
【相關(guān)知識鏈接】
杜甫的《戲為六絕句》開創(chuàng)了論詩詩這種新的文學批評體式。盡管以詩論詩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jīng)》中的某些作品,如《大雅·崧高》稱“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贊美了周宣王卿士尹吉甫詩作的宏大詩意、美好風神等,可以看作是以詩歌形式進行的批評。但是,論詩詩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批評文體的產(chǎn)生,則以杜甫《戲為六絕句》為標志?!稇驗榱^句》之后,論詩絕句作為一種凝練雋永的批評體式,后人紛紛仿效,涌現(xiàn)了大量的作品。作為一種文學批評體式,論詩絕句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形式上采用七言絕句,且多為組詩形式,但不必都有明確的宗旨一以貫之。杜甫以后對論詩絕句有突破性貢獻者為戴復古和元好問,戴復古作有《論詩十絕》,以記錄創(chuàng)作中的一得之見為要,沒有統(tǒng)一的詩學宗旨貫穿其間;元好問有《論詩三十首》,則以對真情實感的崇尚為一以貫之的詩學宗旨。此后,明清兩代的論詩絕句在組詩規(guī)模上不斷擴大,以清人仿作元好問論詩絕句為例,如王士禛《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40首、馬長?!缎гz山論詩絕句》47首、袁枚《仿元遺山論詩》38首、謝啟昆《讀全唐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100首、《讀全宋詩仿元遺山論詩絕句》200首等。這反映出論詩絕句在清代的繁榮。
其次,論詩絕句往往把豐富的含義濃縮在尺幅之內(nèi),具有言約而義豐的批評效果。如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主張“不薄今人愛古人”“轉(zhuǎn)益多師是汝師”,這種思想在其創(chuàng)作中有全面的反映。如他稱頌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稱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解悶》其六),稱王維“最傳秀句寰區(qū)滿”(《解悶》其八)等,表現(xiàn)出“不薄今人”的一面。又如對屈原以迄初唐四杰等前代詩人的贊美,則表現(xiàn)出“愛古人”的一面。這種無論古今、師其所長、為我所用的詩學宗旨,在《戲為六絕句》中則以集中簡練的詩句予以概括,取得了言簡意賅、表意豐富的特點。
再次,論詩絕句常運用比興、象征等方法品評詩人詩作和揭橥詩藝詩理。如杜甫《戲為六絕句》中“龍文虎脊皆君馭”句,用“龍文”“虎脊”兩個意象,比喻“四杰”詩作辭采的藻麗瑰瑋和藝術(shù)生命力的久遠?!盎蚩呆浯涮m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兩句,則以兩組對比鮮明、反差極大的意象,喻示兩種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又如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二“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兩句,用虎嘯生風形容曹植、劉楨詩雄健的氣勢和力量,形象生動而又不乏思理。
【延伸閱讀】
與杜甫同時的李白,也常以詩歌的形式論詩,如其《古風》組詩第一及第三十五首就體現(xiàn)出他的詩歌批評思想。這里所錄第三十五首,反映了李白崇尚自然天真,鄙視模擬雕琢的審美觀點。
古風(節(jié)錄)
李白
丑女來效顰,還家驚四鄰。壽陵失本步,笑殺邯鄲人。一曲斐然子,雕蟲喪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費精神。功成無所用,楚楚且華身?!洞笱拧匪嘉耐?,頌聲久崩淪。安得郢中質(zhì),一揮成風斤。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
本文選自《中國古代文論讀本》黨圣元 夏靜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站長刪除。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acbookprostickers.com/xintu/6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