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寫了一個話題,大家的關注度還是很高的。
“在上海,有多少錢才能算中產階級”。
今天,想要把這個話題跟大家聊的再深入些。
1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梳理下概念。
我們先看下中產階級這個提法,最初是從哪來的。
"中產階級"這一概念的最初提法見于1919年2月李大釗在《新青年》第6卷2號上發(fā)表的《戰(zhàn)后之婦女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他認為婦女解放運動不是一般的男女平等問題,應分為"中產階級的"和"勞動階級的"兩種不同性質的婦女解放運動。
而"中產階級的婦人"解放運動與勞動階級的"全不相干",因此,"中產階級婦人的利害,不能說是婦人全體的利害,中產階級婦人的權力申張,不能說是婦人全體的解放"。
可能說的有點繞口,簡單的說,李大釗其實把中產階級當成了當時社會一個有錢的階層,而整個社會其實就兩個階層,就是中產階級和勞動階級。
1919年4月,《每周評論》第16期刊登了摘譯的《共產黨宣言》的部分內容,也提到了“中產階級”的概念,在這里把資產階級稱為中產階級。
在舊社會的知識分子眼中,社會其實就是由兩個階層組成的,一類是資產階級,另一類就是普通人(無產階級)。
后來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經濟率先發(fā)展起來,于是出現了很多原先的普通人開始住著獨棟的別墅,家庭有著1-2輛車,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和醫(yī)療,每年還能旅游1-3次。
很顯然,如果按照原先粗暴定義的標準,他們還是很普通很普通的普通人,但卻可以享受到前期只有前5%的權貴階層才能有的生活。
這個時候,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就慢慢開始流行起來。
對于階層和財富頗有研究的胡潤,前幾年也給中產下了一個定義。
擁有600萬元人民幣凈資產的家庭,才能被稱為中產階級。
如果這樣一刀切的話,各個主要城市的中產階級規(guī)模大概是這樣的。
北京約70萬(約前10%的家庭),上海約60萬(約前8%的家庭),香港約55萬戶(約前22%的家庭),深圳約17萬戶(約前4%的家庭)。
2
當然,其實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對于中產的評判標準。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在上海,如果想要過上體面的中產生活,至少要1000萬打底。
我給大家來剖析下。
想要在上海生活的體面,你至少應該有套稍微像樣的房子,就是那種在中外環(huán)、帶電梯的次新板樓,目前差不多得600-800萬。
請注意一點,這里所提到的房產,必須是沒有貸款的,或者貸款未還部分占到總房價的不到3成(意味著每月還款額差不多是在1萬左右,不至于影響家庭日常生活)。
同時再加一輛B級車,差不多30-50萬。
每年一、二次遠途旅游,每周能去一次中高檔餐廳,孩子讀的不是菜場小學初中,能自由選擇一些課外補習,買衣服支撐得起一些奢侈品牌,這么算一年家庭開銷40-50萬也要有的吧。
如果還想要孩子學習更好一些,比如帶個學區(qū),房子至少+200萬。
人過得舒服點,買輛更好的車,至少60萬以上,再買一兩個像樣的包,7、8萬又沒有了。
這么看,1000萬身家在上海真的也不算啥,也就是個中產,對伐。
當然,這樣的論斷其實也引發(fā)了很多朋友的討論。
比如認為現在1000W想要在上海中環(huán)附近買套還過的去的房子可能都很難。
還有覺得資產超過千萬其實在上海都不能自稱是中產的,我們的粉絲群體到底是有多土豪啊...
當然,還有各種回復的,大概就是這樣的,我摘錄一些給大家看看。
1、我在上海有3套房,我覺得自己活得很累,我很焦慮。
2、我雖然出國一年旅游三次,但我也沒有覺得自己是中產階級了。
3、我年收入差不多是在50萬左右,但依然過得很艱難的。
4、你對中產階級的要求實在太低了,身家1000萬在上海只能算是溫飽階層。
....
太多的凡爾賽,太多的觀點在后臺碰撞。
3
還有一些朋友說上海的有錢人太多了,2000萬的凈資產可能連30%都排不到。
目前上海差不多有2450萬的人口,前30%的話就是735萬人。
are you kidding me?開什么玩笑,如果規(guī)模這么龐大的話,上海內環(huán)的均價早就突破30萬每平了。
對于大部分的觀點,我就只能表示呵呵了,上海人真的沒有你們想的那么有錢,不管在哪個城市,月薪3萬以上的,都是少數。
我給大家看個數據。
從全國范圍看,城鎮(zhèn)非私營單位年收入最高的是北京,達到了16.68萬,其次就是上海,達到了14.9萬。
當然,如果是私營單位的話工資就會低很多,不管是北京和上海,差不多都是打5折。
哪怕你是985名校碩士畢業(yè),畢業(yè)后平均年薪中位數差不多就是在13萬左右,本科生的話差不多是在10萬多。
所以,賺錢真的很難,想要真正進入到中產階級中產生活,也真的不容易。
當然,有些人所謂的“生活苦難”,在我看來,其實是對真正苦難的生活缺乏認知。
我有個朋友家庭年收入在80萬左右,也認為自己生活過得特別艱難,他給我算過一筆賬:
“想要離工作單位近一些,就把房子買在了工作單位附近,距離市中心近,自然月供壓力也就很多,差不多是每個月3萬左右,一年36萬;
想要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所以上了私立學校,每年費用差不多15萬,外加一些興趣小組,差不多也要5萬,一年20萬;
夫妻兩個都比較忙,沒有時間燒飯打掃,所以請了個鐘點工阿姨,每年3萬;
上班不想擠地鐵,得買輛車吧,太差的也不行,于是就買輛BMW,月供每月在5000,,一年6萬;
平時工作壓力太大,也需要適當的放松,一年2-3次國內國外游肯定是不能少的,一年差不多5-6萬”
....
這么算下來,家庭年收入80萬,按照他的活法,還真的不一定夠。
看起來一切都很合理,但這么多欲望需求需要滿足,面對有限的家庭收入,他當然會過的無比艱難。
哪怕家庭年收入在100萬,跟湯臣一品的業(yè)主相比,也屬于赤貧階層了。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中產階級”的樣子。
4
對于中產階級的認識,我覺得比較合理的是按照比例劃分,比如人群的前20%或前30%劃分。
有一個概念比較新鮮,就是階層也是要區(qū)分相對階層和絕對階層的。
什么叫相對階層,比如我2020年運氣不錯,賺了100多萬,看起來是賺的挺多了,但不好意思,我沒有房子對抗通脹,上海20%-30%左右的人所持有的房產差不多漲幅都超過百萬左右,那么也就意味著,其實你的相對階層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但是,如果放在全社會來看,你年賺100萬,相比于大量的普通家庭,很明顯就是絕對收入是偏高的,哪怕跟2019年的自己比,你的絕對階層也是在提高的。
所以,為什么很多富豪比較喜歡買房子,比較喜歡不動產投資,很簡單的一點。
對于他們而言,絕對的身家其實已經夠了,這輩子想要過上富足的生活,只要保持階層的相對穩(wěn)定即可,股票的起伏風險系數太高,所有的資產中,房產還是最穩(wěn)的,要漲大家一起漲,要跌大家一起跌,反正自己的階層沒有發(fā)生變化。
對于很多人一直擔心的說中國房價的泡沫很大會破滅這事,其實很多買房人(比如我們)是不擔心的。
雖然我對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長期看好,懶得理會這樣的言論,但是如果退一步講,如果房價真的出現大倒退,那很可能是中國經濟增速極大的放慢導致的。
那么,社會整體的失業(yè)率就會很高,很多普通人不要說買房,可能連工作都丟了,所以對于有房者而言,依然處于TOP20%的位置,生活相對還比較富裕。
所以,努力吧朋友們,就咱們手上這點資產,還不足以擔心房價是否會破滅,是否會開征房地產稅等。
不管怎樣,先擠進那TOP20%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