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博物館的“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已開放一年有余,到訪觀眾20.6萬人,以1000多平方米的面積解讀文物背后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密碼,將天梯山石窟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價值展現(xiàn)在世人眼前。
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都會和佛教東漸的重要地區(q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武威市文博系統(tǒng)收藏有數(shù)量眾多、質量上乘的歷代佛教文物,其中以天梯山石窟壁畫最具特色。天梯山石窟亦稱涼州石窟,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有約1600年歷史,歷經(jīng)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的開窟或重修,在各歷史時期都留下了諸多藝術珍品,是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被譽為“石窟鼻祖”。作為我國早期石窟的杰出代表之一,天梯山石窟形成了佛教藝術史上的“涼州模式”,尤其是北涼洞窟內(nèi)帶有濃郁的古印度藝術風格的壁畫,類型珍稀獨特,極具藝術特色,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初期的歷史狀況,對研究我國石窟寺建筑和石窟藝術的淵源具有重要意義。
八年修復
石窟文物展特色
“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是武威市博物館常設專題展覽,也是國內(nèi)佛教石窟寺題材類展覽的一次有益實踐。展覽緊密圍繞天梯山石窟展開敘述,展出的文物以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和彩塑為主,輔以內(nèi)容相關的佛教文物,同時并不局限于闡釋天梯山石窟的本體信息,在不同的歷史時段和文化層面間進行切換,呈現(xiàn)守望千年的文化遺產(chǎn)——天梯山石窟。展覽主題為“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意在突出天梯山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史上具有“源流”的意義,渲染涼州佛事興盛的歷史畫面,從地理、歷史、藝術、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表現(xiàn)天梯山石窟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呈現(xiàn)涼州千年佛教藝術的積累沉淀。
展覽以“中心發(fā)散”思維構建敘事體系,將天梯山石窟置于廣闊的多元化背景中進行展示,不斷挖掘其內(nèi)涵和外延。天梯山石窟文物的選擇標準是盡量選取已經(jīng)修復完成的壁畫和彩塑,畫面較為清晰、完整,時代和洞窟信息相對明確,能夠反映出時代特征和紋飾特點,以達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所展示的文物均為首次亮相,再現(xiàn)了天梯山石窟的千年變革,闡釋了“涼州模式”在中國石窟寺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展廳面積1445平方米,展線長度426米,與展覽的內(nèi)容信息量和文物承載量基本匹配。文物展品總計81件套,其中天梯山石窟搬遷修復后的壁畫和彩塑等文物76件。其中:壁畫57件,彩塑19件,北涼、北魏石造像塔5件,依歷史順序展出。
在展覽中,涼州佛教傳播歷程選取精當,文字介紹生動,分為展標、單元標、部題標、說明牌等四級標題,從地理、歷史、藝術、文化、遺產(chǎn)等多角度提煉出切中展覽主題的關鍵詞,既簡潔生動,又能準確反映展品精髓,通俗易懂。
展覽分為“佛國·涼州盛況”“源流·涼州石窟”“瑰寶·耀世千年”“守護·煥然新生”四個單元,連同序廳,形成五個展示區(qū)域。序廳以人文地理的視角展示天梯山石窟風貌,四個單元分別圍繞天梯山石窟的營建歷史背景、藝術特色與影響、壁畫展示與解讀、文物保護與修復等方面展開演繹。
序廳“千年·山水盛境”,從人文地理的視角出發(fā),還原了天梯山景色的晨昏交替、四季變換和文物的歷史滄桑,營造出時空的穿越感和歷史的代入感,引領觀眾走進天梯山石窟,由此開啟展覽的探索之旅。
第一單元“佛國·涼州盛況”,敘述涼州是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佛教文化發(fā)展中心:開壇講經(jīng)、翻譯著述,開窟造像、興建寺塔,影響波及中原。重點表現(xiàn)北涼沮渠蒙遜在姑臧南山大規(guī)模鑿窟造像,天梯山石窟成為河西地區(qū)開鑿最早的石窟寺之一。
佛國·涼州盛況
第二單元“源流·涼州石窟”,進一步展示天梯山石窟的窟形、造像、北涼壁畫等藝術淵源和特色,以及“涼州模式”概念的提出和天梯山石窟在時空范圍內(nèi)承前啟后的重要影響,延伸表現(xiàn)絲綢之路上的石窟藝術,如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精彩篇章。
源流·涼州石窟
第三單元“瑰寶·耀世千年”,聚焦文物本體,展示石窟風貌與文物遺存。利用數(shù)字化成果復原北涼、唐代石窟。按時代順序展示天梯山石窟保留的壁畫和彩塑精品,重點解讀壁畫反映的文化內(nèi)涵,尤其是北涼壁畫帶有濃郁的古印度藝術風格,反映了佛教傳入我國初期的歷史狀況。
瑰寶·耀世千年(北涼壁畫展區(qū))
瑰寶·耀世千年(壁畫、塑像展區(qū))
瑰寶·耀世千年(明代壁畫展區(qū))
瑰寶·耀世千年(佛頭、塑像展區(qū))
第四單元“守護·煥然新生”,主要展示天梯山石窟文物的搬遷保護、原址恢復和搬遷壁畫、彩塑修復技術,表現(xiàn)文物工作的艱辛歷程,普及文物保護科學知識,致敬平凡又偉大的文物工作者,傳遞正能量,以此作為展覽的結束和升華。
守護·煥然新生
展覽呈現(xiàn)三大特點:
首先,它是“博物館里的一座石窟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梯山石窟自1959年整體搬遷以來,在國家省市文物行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修復、展覽成為現(xiàn)實,該展覽是天梯山石窟藝術特色最完整、最翔實的全面展示。不僅展示了修復完成文物的藝術特色和歷史價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讓人們見證了石窟保護的艱辛歷程和成果。展覽復原了天梯山石窟中的第十三窟和第十八窟,使觀眾能夠真切感受到石窟的本來樣貌,設計構思巧妙,引人入勝。
仿制的第十八窟(中心塔柱窟)
其次,它是“科學保護與修復的成果展”。天梯山石窟歷經(jīng)歲月滄桑,幾經(jīng)搬遷,文物病害嚴重。所展出的文物,經(jīng)敦煌研究院歷時八年修復完成,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不畏艱苦、刻苦鉆研的成果。正是由于他們的無私付出,這座璀璨恢宏的文化寶庫才能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再次,它是“最清晰、最完整的天梯山石窟文化展”。展覽內(nèi)容圍繞天梯山石窟展開,以天梯山石窟作為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源流,以全面的視角詮釋出一個真實的天梯山石窟,展現(xiàn)出涼州佛教興盛的歷史,便于觀眾詳盡了解天梯山石窟的文化內(nèi)涵及其所蘊涵的文化積淀。
簡約設計
展陳石窟深邃文化
“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再現(xiàn)了對我國石窟寺藝術發(fā)展具有深遠影響的早期石窟優(yōu)秀代表——天梯山石窟。展陳設計重點突出,從壁畫、彩塑著手,注重氛圍營造,打造不同于洞窟觀感的參觀體驗。運用模擬洞窟、多媒體、數(shù)字化展示,增強觀眾的參與和互動。展廳設計簡約而不失內(nèi)涵,在增加觀眾游覽趣味性的同時,展示了底蘊深厚的佛教文化,呈現(xiàn)出千年佛教文化的精髓。
展廳設計有三大特色:創(chuàng)設佛教文物的原生環(huán)境、科技創(chuàng)新互動以及營造舒適參觀體驗環(huán)境。
首先,創(chuàng)設佛教文物的原生環(huán)境,展現(xiàn)佛教文化的意蘊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展品以天梯山石窟壁畫、彩塑為主,輔以涼州佛教的傳播及石窟保護的圖文內(nèi)容,聲光電布局巧妙,主次分明,營造深邃、靜穆、幽遠氛圍,內(nèi)容和形式高度統(tǒng)一。高僧曇無讖圓雕立像,祥和睿智;造像石塔,集于四野,體小精美;造像石柱,模仿窟景,簡樸寫意,相輔相成。等比例復原的天梯山石窟第十三窟,恢宏大氣,主尊釋迦牟尼巍然端坐于其間,極具真實之感,帶領觀眾走進石窟,開始他們的歷史游覽之旅。
聲光電協(xié)調運用,營造深邃幽遠的氛圍。展覽布置各式燈具約600盞,柜內(nèi)燈光以點式照明為主,漫射照明為輔;柜外展版采用洗墻燈和射燈的組合;地面投射蓮花圖案,輕盈美妙。展版設計簡潔洗練,色調沉著,燈帶置于展版后營造出佛光普照的氛圍。展版造型與內(nèi)容展示緊密結合,運用佛教元素造型,提取其主要特征加以設計,游覽其間使觀眾浸潤古印度佛教藝術格調,很好地詮釋了展示內(nèi)容。展覽所用燈光亮度與展品色光一致,暗黃的燈光打在佛像之上更顯佛像安詳靜穆,達到光色完美結合的藝術境界。
峰回路轉,玻璃通柜、立柜,各得其所,壁畫、造像,精彩紛呈。結尾圖文、影視、工具、筆記等,展示石窟保護的艱辛和意義。
其次,展覽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有趣的科技創(chuàng)新互動體驗。展覽內(nèi)容巧用空間,運用VR技術,增強展覽的吸引力。
針對展覽內(nèi)容,巧用空間,運用3D投影、場景復原、VR動捕技術等,設計千年回望、鑿石造像、絲路佛光、天梯神韻、巧手良醫(yī)等互動項目,通過三維動畫、視頻、觸屏互動,讓觀眾在放松的情緒下了解更多天梯山石窟知識,增強展覽吸引力。利用天梯山石窟數(shù)字化成果,重點設計了北涼中心塔柱窟的場景復原。對于展廳現(xiàn)場無法以實體形式展示的文物,如收藏在甘肅省博物館的幾座造像,采用數(shù)字手段進行掃描復原并展示,觀眾可以全方位、近距離欣賞。針對北涼壁畫,設計互動投影,通過數(shù)字掃描制作高清數(shù)碼動態(tài)影像,生動展現(xiàn)壁畫內(nèi)容,觀眾可以在武威市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全方位瀏覽壁畫內(nèi)容。
在本展覽設計之初,就將全景漫游形式作為展示手段之一,向觀眾呈現(xiàn)出一個360°全景虛擬展廳,真正實現(xiàn)了“線上云游博物館”。制作過程中使用高精度圖像采集設備對展覽的49個展區(qū)進行360°的球幕數(shù)據(jù)采集,結合虛擬現(xiàn)實技術,通過全景漫游平臺合成制作文件,真實還原展廳空間、重點文物等內(nèi)容,使觀眾可以隨時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賞文物、參觀展覽。為了使觀眾的漫游體驗更身臨其境,設置了具備縮略導航效果的場景選擇模塊,支持自動巡游與手動巡游兩種模式,可按照預定路線自動漫游展廳,也可以點擊切換相應的位置。VR虛擬展覽與實體展館緊密結合,突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極大拓展了展覽廣度和深度,有效擴大了傳播效果,真正做到“隨時隨地參觀博物館”。
再次,營造舒適參觀體驗環(huán)境也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特點。展廳方正,展線流暢,不交叉、不逆行、不漏看。展線通道保留舒適的間距,給觀眾以充分的活動空間。展廳采用人工模擬自然光的照明方式,展示柜等重點照明燈具采用了眩光控制和不含紅外線、紫外線的LED光源,既防止光對文物的破壞又能使觀眾身臨其境。文物、圖版和多媒體展示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因素,對高度、視距、光線、文字的大小和柜體玻璃的反光都進行了測試,確保參觀者的舒適感。
輔助展品14件,以詮釋文物為本,兼顧序尾,平衡展線。序廳、中廳窟景模仿,如臨實境。高僧曇無讖雕像,佐證歷史。四大屏、沙盤、互動屏,順次布設,播放天梯山石窟開鑿、佛教傳播及路徑、石窟修復、數(shù)字化保護及成果數(shù)據(jù),三維動畫展示保護成果,修復工具、手稿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文物的修復過程。
展示設備多采用鋼結構龍骨,堅固耐用,所有裝飾選用材料環(huán)保,展托等包覆物為純棉環(huán)保紡織物。展柜采用定制超白夾膠低反射玻璃,反射低、透光高、防紫外線。針對展柜內(nèi)微環(huán)境穩(wěn)定及文物安全,針對壁畫彩塑類文物特點,運用了必要的監(jiān)測調控設備,確保監(jiān)測調控到位。柜內(nèi)LED燈為新技術環(huán)保光源,照明層次豐富,精密布置可調節(jié)光源。
館內(nèi)建筑空間劃分利用合理,咨詢臺等服務設施完備,觀眾可選擇步行或電梯順達展廳。還設有游客中心、文創(chuàng)商店、自助購物機、游客休息區(qū)等,滿足觀眾需求,大廳及展廳之間均設有休息椅。
策劃巧妙
社教贏得滿堂彩
展覽開幕以來,截至2021年底,參觀人數(shù)20.6萬人,其中未成年人4.12萬人,17家媒體宣傳報道61篇,閱讀量158.8萬,開展教育活動36次,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9種,物美而價廉,深受觀眾喜愛。
宣傳上,展覽采用“直播+新媒體+傳統(tǒng)媒體”同步宣傳模式,分前期預熱、集中報道、深度推廣三個階段。在公眾號和甘肅省文物局門戶網(wǎng)站、主管部門媒體平臺、今日頭條、鳳凰網(wǎng)、每日甘肅網(wǎng)、中國甘肅網(wǎng)、蘭州晚報、網(wǎng)易新聞等媒體和網(wǎng)絡新媒體平臺,以圖文、音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了全面宣傳推介,閱讀量達158.8萬人次。同時,還在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發(fā)布了一系列線上展覽及壁畫鑒賞視頻,豐富了宣傳手段。
講解服務上,提供雙語種人工講解、志愿者講解、云游博物館線上展覽、微信語音導覽,每天兩場免費講解。圍繞展覽開展“石窟密語”等系列研學活動和社教活動36次,4584人次參與。“現(xiàn)場教學基地”“研學旅游基地”“文創(chuàng)研發(fā)基地”等六個基地掛牌,開展觀眾調查兩次,觀眾滿意度高。
“石窟密語”系列活動課堂一景
第一期“小小泥塑師”
第二期“小小彩繪師”
第三期“小小壁畫師”
第四期“小小修復師”
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上,自開展以來,開發(fā)展覽系列文創(chuàng)產(chǎn)品9款,已上架3款,均取材于天梯山石窟藝術形象,汲取天梯山壁畫彩塑特點,依據(jù)亮點文物,進行設計創(chuàng)作。已上架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包括蓮花座金屬香插、天梯山石窟留念桌墊、天梯山主題文件袋等,定價適中,美觀實用。
天梯山石窟歷經(jīng)歲月滄桑,保存了長達千年的佛教藝術精華。其開鑿年代之久遠,時間跨度之綿長,保存遺物之豐富,當屬我國石窟開鑿史上的一部恢弘巨制。天梯山石窟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歷史、藝術、科學、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天梯山石窟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不畏艱苦、刻苦鉆研的成果,他們的堅守與付出讓殘損的文物重新煥發(fā)生機,也通過“天梯神韻 涼州佛光——天梯山石窟專題展”把中華文明的瑰寶呈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新時代,人人都是文化遺產(chǎn)的守護者、傳承者和踐行者,守望中華文化,讓中華文明的薪火世代相傳。
來源:博物館中國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