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原創(chuàng)稿
翠綠的山脈間,蜿蜒的瀘溪河在圳上村旁拐了個彎,沿著鷹廈鐵路向北流去。午后,陽光很烈,但位于鷹廈鐵路K33處的楊樹排隧道口,石壁上的青苔仍然觸感濕潤。前幾日這里剛下過雨,隧道頂部又長了些藤蔓雜草,一個顯眼的鐵路路徽下標記著數字1955,這是鷹廈鐵路開工的年份,也是楊樹排隧道建成的時間。
羅星和工友上山巡查。(徐國棟 攝)
鷹潭工務段上清路橋養(yǎng)修工區(qū)工長羅星和工友們在楊樹排隧道里走走停停,手中的檢查錘不時敲擊著隧道的石壁,檢查隧道是否存在掉塊、滲水等安全隱患。借著他們頭燈的光,可以看到隧道墻壁上用來標記長度的圓形水泥牌。
水泥牌一米一塊,拳頭大小。“157、158,這是最后一塊,1955年鐵道兵修建的楊樹排隧道全長只有158米?!绷_星細細摩挲著最后一塊水泥牌介紹,“我們這個‘楊樹排’不是指樹,也不是個地名,而是人名?,F在看這隧道并不長,但當年為了打通它,前輩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羅星和工友在鐵路沿線的山上巡查。(徐國棟 攝)
楊樹排隧道位于江西省貴溪市耳口鄉(xiāng)圳上村,是鷹廈鐵路從鷹潭引出后的第三個隧道。1955年,原鐵道工程兵某師以排為單位,用血肉之軀夜以繼日開山鑿石,可隧道快要打通時,災難毫無征兆地降臨。隧道轟然塌方,排長楊樹和全排戰(zhàn)士以身殉職。為紀念排長楊樹和他的戰(zhàn)友,這條隧道被命名為“楊樹排隧道”,是鷹廈鐵路上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隧道。
鷹廈鐵路是典型的山區(qū)鐵路,楊樹排隧道所處的位置由幾個半徑不足400米的曲線連接形成的“S”彎,站在這頭望不見隧道那頭。“山區(qū)鐵路彎道多,瞭望距離不夠,所以當年前輩們建設楊樹排隧道的時候設置了很多避車洞,便于鐵路職工瞭望和避車?!绷_星說。
羅星和工友正在處理危石。(徐國棟 攝)
工長羅星今年28歲,在“66歲”的楊樹排隧道面前算個年輕“后生”,但他對這座隧道的磚石縫隙、一草一木都很熟悉。羅星所在的路橋工區(qū)負責管內4座橋梁、3座隧道、65座涵渠以及路基、山體護坡等鐵路設備的日常檢查和保養(yǎng),還要對鐵路兩旁的山體進行維護,清除危石危樹,防止異物侵限或雨水於堵,影響列車正常通行。
楊樹排隧道旁邊的山高且陡,水流急,容易形成山體滑坡,原先被鐵路部門列為一級防洪點,需要24小時派人看守。羅星他們沿著極窄的防洪檢查道,排著隊,拾階而上,“我們每兩天就要對山上的情況進行一次全覆蓋的巡查?!绷_星時不時用柴刀清除檢查道兩旁的雜草,用手揀出天溝中的枯枝和落葉,“天溝是很好的防洪堤壩,山上的泥沙和松散的碎石被雨水沖下來,就會被山腰的天溝攔截引流,不至于一下子滾到線路上去,危及行車安全。”
羅星和工友正在處理危石。(徐國棟 攝)
當年楊樹排的烈士就埋葬在這座鐵道邊的青山上。攀至半山腰,羅星和工友們不自覺放輕了腳步,動作熟練地開始清理這里的雜草?!拔覀冏鳛?0后,離那段歷史有點遠,但是在楊樹排,英雄們離我們又很近,他們的事跡讓我們很震撼很有感觸?!绷_星聲音低沉,腳步堅定,繼續(xù)向山上攀去。
再向上數十米,一個危石群赫然出現在眼前。羅星他們仔細檢查這些石頭的狀態(tài),每塊危石上的油漆編號還很新?!拔覀円呀泴@些危石進行了加固,我們給工區(qū)管內的425塊大小危石都編制了‘身份證’,每次巡山都要來檢查它們的狀態(tài),一旦有變化、有隱患就要及時處理,確保安全?!?/p>
羅星和工友正在檢查楊樹排隧道設備情況。(徐國棟 攝)
2015年,為消除山體滑坡影響鐵路安全的隱患,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重修楊樹排隧道,將隧道延長78米,又增建明棚洞252米,為列車安全從隧道通過再添一道“保險”。
一列貨車呼嘯著從楊樹排隧道穿山而過,羅星和工友們站在山上,目視列車從腳下經過。他們身后長眠著楊樹排的無名英雄,一大片雛菊在腳邊隨風輕搖?!澳贻p人也可以擔擔子。我們在這兒一天,就要守好前輩們的奮斗成果,就要把他們的故事一代代傳下去?!绷_星如是說。(時雨、吳朋珊、謝海峰)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信途科技轉載于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站長刪除。